第76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文藝(13)(2 / 3)

24日,文化部發布《關於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擬建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警告與退出機製。

29日,四川省申報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工作結束,全省共有36個市(州)縣(市、區)鄉(鎮)進行了申報。

9月

1日上午,成都雙年展民間藝術展新聞發布會在三聖鄉許燎源當代藝術館舉行。

2日,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趙川榮赴北川調研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新館建設工作。

5日至9日,“四川省第十三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在南充市舉行。

7日至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梅穎率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就蜀道文化線路保護和“申遺”問題進行考察。8日,調研組在廣元舉行了蜀道文化線路保護和“申遺”研討會,與會代表達成《廣元共識》。11日上午,調研組在蓉舉行蜀道文化線路保護與“申遺”座談會。

12日中秋之夜,第二屆“夜遊草堂”大型係列文化活動在杜甫草堂博物館謝幕。

13日至16日,四川省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推薦評審會在蓉召開。

9月,阿壩州九寨溝縣“南坪曲子”彈唱隊赴澳門進行文化交流表演。

16日至20日,四川省文化廳在蓉主辦“首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業務幹部培訓班”。

25日,成都市首個長篇連載公益講座“錦城講堂”於成都圖書館正式開講。

27日,成都雙年展民間藝術展——“經典再塑”於成都許燎源當代藝術館舉行,與雙年展主題展同步展出一個月。

9月,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第128號公告正式批準對“汶川羌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0月

1日,在綿陽市圖書館舉辦了“綿陽工美大師十人展”。

11日至14日,四川省文化廳召開推薦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評審會。

12日晚,大型曲藝音樂劇《錦娘》在錦城藝術宮首演。

17日,巴蜀舞樂劇《大美四川》在錦城藝術宮隆重上演。

21日上午,“門巴族、珞巴族民俗圖片展”在西南民族大學展覽館展出。

25日至28日,丹巴嘉絨藏族鄉村風情節將在丹巴舉行。

26日至27日,“感恩奮進、歡慶羌年”大型慶祝活動於在北川新縣城隆重舉行。

27日,文化部辦公廳公示了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名單,新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共計528個,我省入選32個。

27日至31日,2011西部國際藝術品、禮品、收藏品博覽會在成都沙灣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31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的保護示範基地名單。我省共有三家“非遺”企業榜上有名,是全國五個最多省份之一。

10月底,以川北王皮影為敘事主線的微電影《影》在閬中古城開機。

11月

2日,國務院將涼山州會理縣列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6日,成都市出台《關於促進我市川劇發展的意見(試行)》。

7日,省文物局召開了北川地震紀念館建設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