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間文藝(12)(3 / 3)

20日,“中國綿竹木版年畫活態傳承暨代表作品展覽”在綿竹年畫博物館舉行,拉開第三屆非遺節係列活動的序幕。

20—25日,“5·12”特大地震以來的首次白馬歌會在平武奪布新寨隆重舉行。

21日,“四川·成都大廟會”在台灣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開廟大典”。

22日至26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舉辦“四川藏羌地區第四期傳統建築維修保護技術培訓班”。

23日,國務院發布〔2011〕14號文,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91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64項)。

26日,第三屆“非遺節”係列活動——多彩四川·天府之魅“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成果展覽”在綿陽市北川新縣城開展,拉開了巡展序幕。

29日晚,四川省首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在綿陽九州體育館隆重開幕。

29日,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隆重開幕。開幕當天,23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傳世作品麵向全社會拍賣。

29日,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論壇在成都開幕。論壇持續到30日,形成並發表《成都倡議》。

5月29日至6月2日,“第三期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班”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辦。5月30日,同期套開了“四川省川劇表演團體藝術生產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30日,第三屆“非遺節”郫縣分會場暨第二屆郫縣安靖國際刺繡藝術節、第三屆“非遺節”崇州街子主題分會場活動、“首屆中國西部民歌會”、第三屆非遺節古琴藝術大展等同時拉開帷幕。

30日晚,“文殊坊成都會館”盛大揭幕。

31日,第三屆“非遺節”安仁主題分會場活動如期舉行。

5月,資中縣開展送優秀木偶節目進校園活動。

5至6月,雅安市開辟電視專欄節目,專題宣傳、解讀《非遺法》,利用《雅州講壇》舉辦專題講座和業務培訓。

6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了依法保護的新階段。

1日,第三屆“非遺節”“多彩都江堰”主題分會場活動、雙流分會場活動、青白江分會場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1日,第三屆“非遺節”西南民族大學分會場暨西南民族大學首屆西部民族民間手工藝文化博覽會在西南民族大學開幕,該校民族博覽中心也正式宣布落成。

6月1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示範區工作座談會在青島召開,文化部、財政部在會上公布了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示範區(項目)評審結果。成都市入選示範區創建資格,攀枝花大地書香新農村家園工程、瀘州市瀘縣農民演藝網入選示範項目創建資格。

10日晚,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大賽結果在成都揭曉。35朵“一度梅”、5朵“二度梅”、2朵“三度梅”競相綻放“非遺節”,掀開了中國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曆史新的一頁。

11日下午,文化部部長蔡武、四川省副省長黃彥蓉及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共同為“非遺”國際論壇成果文件《成都倡議》揭碑。

11日晚,第三屆非遺節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