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春:《成都文化旅遊市場的開發現狀與創新研究》,《旅遊縱覽(行業版)》2011年第9期。馮敏:《論民族服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耿紀朋:《嫘祖傳說舞劇式的表現形式及其推廣》,《大舞台》2011年第11期。
劉超:《從人類文化學看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若幹問題》,《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11期。
陳煥:《涼山彝族旅遊產品設計中的創新研究——以漆器為例》,《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年第9期。
龍有成:《論南坪彈唱的結構特點及傳承保護》,《四川戲劇》2011年第5期。
張冰鬆:《鍋莊體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11年第7期。
謝宇華:《四川皮影的生存現狀與保護策略》,《電影評介》2011年第12期。
黃正昕:《川北燈戲〈鬧隍會〉一段唱詞引發的思考》,《青年文學家》2011年第16期。
龍順:《川劇:多元融合下的戲曲“高腔”》,《文化月刊》2011年第8期。
江敏華:《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形象塑造——以青神竹編為例》,《作家》2011年第16期。
葉婭麗:《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開發對策研究》,《特區經濟》2011年第9期。
吳曦聰:《論城市媒體活動營銷對營造媒介品牌的作用——以成都電視台對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報道為例》,《新聞世界》2011年第8期。
趙崇華:《略論恢複重建中的文物保護——以四川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為例》,《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第24期。
練紅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性旅遊開發研究——以成都為例》,《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第24期。
吳丹:《綿竹年畫的傳承與創新》,《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羅澍:《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探究——以火把節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9期。
朱佳:《“非遺”專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擔當——兼談四川省“非遺”專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的作用》,《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4期。
楊靜:《學術整合與文化自覺——南方絲綢之路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4期。
何政軍:《四川省非物質文化及遺產保護工作做法考量》,《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4期。譚繼和:《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與保護概論》,《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4期。
李杉:《四川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及其發展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第4期。
楊光成:《羌年史話》,《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1年。
徐中成:《為了留住羌文化的記憶——羌文化災後恢複重建走筆》,《中國西部》2011/13
吳會蓉:《馬邊文化資源及其保護與開發》,《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1年。
鄒禮洪:《自貢井鹽文化的保護對策探討》,《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1年。
王承華:《城市曆史文化多元化保護思路探析——以綿竹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例》,《〈規劃師〉論叢》2011年。
夏敬標:《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利用研究》,《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楊麗瓊:《從節事旅遊論非遺保護:以彝族火把節為視角》,《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安琪:《遺址·羌族·博物館——以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為例的分析》,《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羅澍:《論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的創新發展及其知識產權保護》,《法製與社會》2011年第23期。
王博:《甘孜藏族自治州原生態音樂文化的初步研究》,《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程龍剛:《自貢鹽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國名城》2011年第8期。
蔣玉石:《論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遊房地產的共生發展》《商業時代》2011年第20期。
黎昌友:《甘孜州藏語及藏文化的現狀與保護》,《蘭台世界》2011年第14期。
黃靜:《產業化開發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四川戲劇》2011年第4期。
侯文輝:《非物質文化“外顯性”資源在原創網絡動畫中的應用》,《四川戲劇》2011年第4期。
路海洋:《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當代昆曲發展基本走向探討——兼談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學”》,《四川戲劇》2011年第4期。
嚴福昌:《四川民俗戲劇管窺》,《四川戲劇》2011年第4期。
澤波:《保護傳承川劇尋求川劇藝術發展新路——在第三期川劇傳習班結業典禮上的講話》,《四川戲劇》2011年第4期。
代俐:《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鄉村旅遊開發理論與實踐——以黑水卡斯達溫為例》,《安徽農業科學》2011年第21期。
雷少華:《鍋莊舞淵源考及其體育文化價值研究》,《內江科技》2011年第6期。
龍順:《蜀都蓉城非遺世界——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掠影》,《文化月刊》2011年第7期。
華林:《西部大開發環境下的少數民族檔案遺產流失保護研究》,《檔案學通訊》2011年第4期。
申向陽:《古老羌語:從弱勢走向瀕危——阿壩州羌語生存現狀調查》,《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第2期。
何文海:《“首屆中國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災後重建研討會”綜述》,《民族學刊》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