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至30日,省曲藝團和省藝術研究院在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共同舉辦了“四川揚琴2011年中青年演員迎新傳習展演”。此次展演是近年來舉辦的最大型的一次傳統四川揚琴表演。這次演展活動由“德派”(四川揚琴大師李德才創)第二代傳人、省內僅有的兩位四川揚琴國家級傳承人徐述和劉時燕擔任藝術指導,演員均為“德派”第三代傳人,也是省曲藝團四川揚琴的中堅力量,代表了四川揚琴的最高藝術水平。演出展示了《船會》《貴妃醉酒》《闖宮》《秋江》等經典唱段,吸引了眾多喜愛四川揚琴的觀眾。
38.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英雄格薩爾》在蓉首演
取材於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曆時3年創排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英雄格薩爾》定於12月28日起在成都西南劇院演出三場。該劇還將於2012年3月13至15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3場,之後計劃在全國巡演,同時籌備出國演出。
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的《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劇《英雄格薩爾》由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斥巨資於2008年開始籌劃,先後多次在成都、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並於2011年2月全麵開拍。舞劇《英雄格薩爾》定位於史詩性作品,結構上劃分為序“神子降生”、“賽馬稱王”、“山河之殤”、“嶺國大戰”和尾聲“雪山英雄”三幕五部分,突出表現“懲惡揚善、藏漢和睦”的主題。
(四)民俗節慶
1.我省2011年元旦春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為推動全省元旦、春節期間文化活動開展,省文化廳發出了“關於開展2011年元旦春節期間文化活動的通知”,文化係統各單位全力投入。第十三屆文化列車同心藝術團從1月5日至12日,先後赴青川、北川、梓潼、射洪、蓬溪等9個地震災區和貧困地區縣區進行了11場慰問演出,給近10萬群眾帶去冬日溫暖的問候和祝福。全川各級文化部門和民族民間文藝社團,精心策劃舉辦的民俗節慶文化活動在全川各地的上千個廣場、街道、農村開展。成都市舉辦了“成都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係列活動,全市每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都開展了有地方鄉土特色的“民俗鬧春”活動。第十七屆自貢恐龍國際燈會期間,近百組燈彩、數萬盞彩燈扮靚鹽城山水。樂山市8個係列的春節文化套餐活動拉開帷幕。廣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演,嶽池縣、武勝縣彩龍、舞獅、車車燈、彩車春節巡遊大拜年,南江縣火把節和民俗文化展演,阿壩州鍋莊舞會,黑水縣獅舞、犛牛舞、“拜山會”等,與各地舉辦的春節大廟會、焰火晚會、元宵節燈會、新春民間民俗文化遊園活動交相輝映。
2.阿壩州春節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為豐富春節期間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文明、祥和的新春佳節,阿壩州文化係統在春節期間精心組織開展係列文化活動,努力營造“節慶有亮點,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動,人人都參與”的節日文化氛圍。州民族歌舞團1月30日赴映秀為當地群眾演出“歡歡喜喜過大年”活動。州文化館春節期間開展廣場文化活動,舉辦迎新春鍋莊晚會。汶川縣1月31日在映秀開展同吃“壩壩宴”文藝演出及遊藝活動,2月1日在縣城開展迎新年龍燈、獅子、腰鼓彩遊活動。鬆潘縣於2月5日,在鬆州廣場舉行迎新春民俗展演活動。九寨溝縣於1月18日,舉辦中國·四川阿壩大九寨冰瀑旅遊節。紅原縣於1月27日至31日舉辦麥窪民間藏戲表演及開展迎新春文藝表演活動。
3.羌族歌舞川劇民俗文化展北川新縣城每天都能看演出
正月初一到初六,北川新縣城每天都將有精彩的文化活動。作為北川新縣城居民搬進新家後的首個新年,北川相關部門提前籌劃,從多個方麵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在1月26日正式啟動新縣城新春係列文化活動。從春節正月初一到初四的每天上午,在巴拿恰商業街分別舉辦廣場遊園猜燈謎、風從羌山來文藝演出、景區文藝宣傳演出、川劇座唱等係列文化活動。在北川新縣城商業街非遺保護中心,將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書法美術展覽,每天下午麵向公眾開放。2月17日(正月十五),在北川文化旅遊局的組織下,北川文化館、北川羌族民間藝術團在新縣城社區文化廣場舉行羌族莎朗篝火晚會。
4.2011中國年畫節在綿竹隆重舉行
1月26日,“2011中國年畫節暨第十屆綿竹年畫節”開啟大幕。這也是連續舉辦了九屆的綿竹年畫節,首次被冠以“中國年畫節”的稱謂。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率先拉開了“年畫節”的帷幕。精彩的演出結束後,生動再現綿竹年畫代表作《迎春圖》的遊城表演隆重上演。下午,綿竹年畫博物館開館儀式、中法國際繪畫藝術交流展暨《大丹的足跡》開機儀式、中國年畫展及年畫節論壇、2011中國年畫節書法、攝影、中國木版年畫精品展等活動相繼舉行。當晚,“年畫節”的重頭戲——“馬尾河大型燈展”舉行開燈儀式。本屆“年畫節”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