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得與失(2 / 2)

十三歲在後世估計也就才上初中,這讓自己怎麼娶,娶回來和昭仁當姐妹一起玩?

雖然皇帝就算七老八十娶十六七歲的也不算什麼,崇禎也不介意娶十六七歲的,可十三歲的實在太了,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

直白點,自己要是真娶了,那還是人嗎?

崇禎的心思很簡單,其實歸根結底是不想耽誤了她們才剛開始的花樣年華,她們以後的人生還很精彩,可四個秀女的想法卻不一樣。

她們雖然如今才十三歲,可卻是地地道道的明代人,十三歲確實是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在找個年代,女孩子的出路就是找個好婆家,不是後世的要讀書上學,最好的婆家自然是皇室。

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走到交泰殿,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皇帝,馬上要讓全家人因自己得到富貴,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她們四個頓時悲從心中來,無不露出悲悲戚戚,難受至極的神色。

聽著輕輕的哭聲,殿上剛到十五歲的秀女多多少少有些僥幸,原本她們還擔心自己都十五了,年紀有點大,皇上會不會嫌棄自己。

現在看來,這份擔心純熟多餘。

崇禎皇帝確實已經打算讓四女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可一看這架勢,心裏莫名一軟,揮手示意後麵的兩位皇後和兩名貴妃不要多。

後方四女各對視一眼,也能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在掙紮,在考慮究竟要不要留下這四個秀女。

良久,崇禎皇帝心底一歎,目光停留在四個秀女嬌俏的容顏上,朝王德化道:“你們四個暫且封為淑人,入住儲秀宮,至於其它的,以後再罷。”

四名秀女一愣,有些不敢相信,恍如晴霹靂一般,反應過來以後,紛紛都是做福謝恩,的臉上出現了喜悅的淚水。

淑人雖然是最低級的,但好歹是個榮譽稱號,古往今來並非是每個女人都能獲封的,也算是成為了皇帝的預備女人。

最重要的,後續宮中會委派專人去她們的家鄉去通告此事,可以料想嗎,這件事會在那邊的鄉下掀起軒然大波,也算是的光宗耀祖了。

不過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事事都並非十全十美,她們成為崇禎皇帝的備選女人,入住儲秀宮,並不是常悅和秦九兒那樣的正宮娘娘,地位很低。

儲秀宮,顧名思義就是儲藏秀女的地方,她們的身份雖然高於宮女和普通秀女,但卻還不能算是主子。

儲秀宮內的淑人和備選秀女隨時都有被征召臨幸的可能,是皇帝的備選女人了,但這恰恰是壞處。

這些女人與宮女最大的區別還有一點,就是宮女如果沒有被君王臨幸,那麼一旦到了年齡就會被放出宮去談婚論嫁,而且一般都會有個老實人接盤。

但她們不一樣,就算是皇帝的備選女人,那也是皇帝的女人,在這一方麵皇家是極其嚴苛的,就算破例外放出宮,地方上也根本無人敢娶。

皇帝的女人,在宮裏住了大半輩子,誰還敢碰?

崇禎皇帝沒承受住這四名十三歲少女的苦苦哀求,這道聖旨短期看是提前完成了她們的夢想,但長久看來,等待她們的命運隻有兩個。

一是被崇禎皇帝看中成為妃嬪,差不多相當於轉正,二就有些殘酷了,從十三歲開始,她們將生生老死在宮中。

古往今來,多少花樣年華在皇宮大內香消玉殞,但崇禎雖然是皇帝,能改變全國政策或無數的祖製,對這一點卻是無能為力。

無論再怎麼改,隻要封建皇帝還存在,這種事就永遠不會宣告停息,崇禎皇帝隻能盡力去讓她們感受到溫暖。

但崇禎皇帝畢竟是一個人,每日還有無數的軍國大事,就算四女都被封為妃嬪,他也分身乏術,不可能讓她們感受到正常夫妻之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