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作戰多年,在北方的敵人最常見到的就是那些揮舞著月牙彎刀的蒙古人和人馬重甲的滿清八旗騎兵,對於如何應對騎兵的衝擊,他們早就有了一套標準的方法。
哥薩克騎兵的裝備看起來與蒙古人和建奴不同,但他們歸根結底還是騎兵,隻要是騎兵,就擺脫不了騎兵的那些弱點和限製,這就足夠讓殷雙選利用起來。
騎在馬上的艾什科夫瞪大了眼睛,他見到那些前不久還是散落在草原上的明軍火槍手,竟然在幾個眨眼的功夫就變換成了另外一個陣型。
他們一百多人列成緊密的三層隊列,看起來十分接近歐洲慣用的連射陣列,艾什科夫不知道,這是原京軍神機營最常用的三段擊。
“砰砰砰——”
艾什科夫剛剛發下分散衝擊的命令不久,就見到對方陣列前冒出一股白煙,緊接著便是頭一列火槍手的排槍齊射。
當然,由於艾什科夫命令下達及時,就隻有還停留在正麵的十幾個哥薩克騎兵遭受攻擊,有五六人被擊中落下馬匹,再也站不起來,其餘大多數人已經憑借騎兵速度的優勢,衝到了明軍火槍手五十步的範圍內。
在這個時候,哥薩克的指揮官艾什科夫臉上露出一抹殘忍的微笑,多年戰爭的經驗告訴他,騎兵衝到這個距離的時候,戰鬥基本就已經結束了。
殷雙選也知道,這個距離下就算勉強發射第二輪,最多也就再傷到其中一邊俄軍騎兵的幾個人,他要的不是這個。
很快,明軍改變了戰術,看見他們的做法,艾什科夫有些疑惑,不過很快就輕蔑地笑了起來,“他們放下火槍,難道是要向我們投降嗎?”
字母還沒完,艾什科夫與他身旁的哥薩克們就又見到這些明軍飛快解開腰間的一顆原型黑色球,朝自己這邊扔了過來。
一百餘顆新式震雷飛出幾十步,哥薩克們還沒反應過來,這些球就直接砸到他們的鼻子上和頭頂上。
伴隨著一陣劈裏啪啦的爆炸聲,幾個哥薩克的腦殼直接被炸得支離破碎,還有人被直接擊飛,更多的人則是被震雷的碎片擊中。
在身旁震耳欲聾的響聲當中,坐騎雖然毫無反應,但上麵哥薩克們卻無法兼顧眼前已經豎起整排長槍等待著自己的明軍。
劇痛之下,許多人隻能捂著臉,一邊叫喊,一邊什麼也不顧的一頭紮進去。
很多人連同自己的坐騎被明軍串成了糖葫蘆,有些人卻十分幸運的衝過去,可等待著他們的卻是更多嚴陣以待的明軍。
這支明軍分隊,不僅是從禁軍當中嚴格挑選出來的百戰精兵,他們的武器裝備甚至戰法理念也是朝廷各支兵馬當中最先進的,可以,這支分隊代表著崇禎皇帝穿越以來至今的全部努力成果。
波雅科夫看著慘烈的戰場,又看了看跑回到城下艾什科夫的無主坐騎,和戈爾特一齊睜大了眼睛,久久不能忘懷。
他們現在也知道了,如今的俄軍和眼前這支明軍,根本就不是在一個等級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