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和四年,即公元884年。一個初春夜晚。殘垣破敗的長安城在一場持久綿綿春中,彌漫著一種腐敗、腥臭的氣息……長安城的中心,巍峨高大的舊皇宮前。一位身披黃色大髦的中年男人神情凝重地從宮中走出……他仰起頭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粒粒冰涼雨絲滴落在他的臉上,讓他壓抑的心緒清醒了許多——他真知不知道,頭腦是該清醒呢還是渾噩好……渾噩下去,過一天是一天後麵就是他醉死夢生的皇宮。清醒過來,他的帝國就像建立在河灘上的大廈,已經開始傾斜,坍塌…………舊朝的軍隊死灰複燃,現在已經逼到了長安城的腳下。而後麵還有更多的軍隊和地方上的各種武裝勢力,正從四麵八方向這裏湧過來。更可恨的,其中不乏曾經匍匐在他的腳下、對他歌功頌德的陰謀家,他們就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野獸,殺氣騰騰的趕來,想從他身上分一杯政治肥羹……一隊人馬朝他走過來。禮畢,那領頭的軍士說:“皇上急著召見臣等,不知有什麼旨意。”皇上示意其他侍衛原地立等。讓那侍衛隨他走進大廳。皇上說道:“下午召集眾將商議過了,決定明放棄此地,天大軍撤出長安。有件事情你去處理一下。”沉默……那軍士見皇上久不曾出聲,正納悶。忽又聽他說道:“那些人……”,他朝大廳後麵的**指了一指,說:“她們,你負責處理一下,賜她們個全屍吧。”軍士聽了這話,心裏不禁顫顫打抖。說道:“皇上是指……指……貴妃她們?!”皇上惱怒地瞪了一眼。說道:“這事萬不可聲張,一定要辦好。不能出任何意外。朕為了不使她們添亂,已經下旨命她們收拾行李,明日隨大軍同行。你馬上安排人在城外選個地方挖坑,明就把她們帶到那裏去安置。記住,除了皇後和明妃,其他一個不帶”。“還有榮貴妃和小皇子呢?”“哼!什麼小皇子。”。“皇上”冷笑了一聲,沒有過多解釋。轉過話題說:“你帶五十個侍衛去做,人多了無益,這些人你到侍衛營自己去選,一定要選穩妥些的。完事後年你也可以殺幾個人警示一下,免得他們以後多嘴多舌,我給你們安排馬匹。做完後迅速趕上大軍。萬一打散了,就到商山會合。”那侍衛既然領旨,親自帶人城外勘察了位置,安排一些士兵挖坑。然後,他悄悄潛回**。這時**內一片混亂,根本沒有人去注意他一個外人混進。他走進榮妃寢宮,見榮妃木然地抱著小皇子發呆,沒有象其她的宮人們一樣收拾物件。他輕輕對她說了幾句話。榮妃的表現令他吃驚的鎮靜:“皇上是什麼人?還不知道?!遲早的事!隻是可憐了我的豆豆,出世沒幾天就遭受這樣的罹難。”說完,淚如雨下,滴在小皇子臉上。“娘娘別慌,臣下已思量一計。可保娘娘與小皇子無虞。”隨即把計對她說了。榮妃抬起淚眼望著他說:“此計可成?”。那侍衛點點頭:“現在大家各自顧命,皇上五更帶兵先行,留下殿後的那裏還顧得了這些?!況且皇上給我的是口諭,除了我無人知曉。萬一……我就說是皇上旨意,誰敢懷疑,誰敢不從?!”“如此甚好,那,現下本宮該怎做?”“娘娘首先去收拾一下,撿緊要的帶、小件的帶,日後是要準備過長日子的,隻是帶一些值錢的東西,其他的不要多帶,多了反而累贅。明天你低頭上馬車,上了馬車你千萬不要欣簾,別要讓人家認了。還有最關要的,小皇子要偎貼,不能有動靜,否則就露了馬腳。”
次日,那侍衛帶領一班侍衛,護送一些宮人、宮娥、宮女出城。另外安排兩部快車,讓皇後和榮妃先行。幾十個十位身份較貴重擁坐十輛馬車,其餘的隨車步行。一行人步履跚慢、逶迤前行。將有兩個時辰,方才到達目的地。女眷們見領路的領著她們不走大路走小路。路越走越窄,最後沒有路了,出現在她們眼前的大坑,方才如夢初醒,一時大鬧大叫,哭聲喧天。“狗奴才,做什麼?!”一位妃子站出來喝道:“想造反了不是?!”那軍士一看,正是明妃。下馬,伏地,說:“娘娘莫怪,不是臣等逆天大膽,實在是奉了皇上旨意,如今軍情緊急,帶上各位娘娘累贅不起,留下又恐敵兵壞了娘娘們的名節。皇上下這樣的旨也是萬不得已,萬望各位娘娘體諒聖意、安心歸天。”“也好,有這麼多姐妹作伴,做鬼也不孤單。”明妃似哭似笑,號叫一聲,轉身跳入坑中。接著也有幾個跟著跳下去的,畢竟還是拍死求生的人更多,她們也顧不得什麼身份不身份,一起向他們跪倒求情。那侍衛見平時他連看都不敢正眼看的高貴紅顏,此刻花花綠綠的在他們麵前跪了一大片,心中多少不忍。轉身抱拳對一班侍衛說:“我還有皇命要辦,拜托眾兄弟處理一下,完事後盡快跟上大軍。”。說完,策馬飛奔而去。留下一群侍衛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正要商議。或聽後麵馬蹄嗒嗒、人聲震天……或許她們命不該絕,原來敵兵發現他們撤出城中,一隊騎兵竟然不進長安,直接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