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青年》之新宣言(1 / 2)

《〈新青年〉之新宣言》初刊於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五日《新青年》季刊第一期。(一九二三年六月,《新青年》改為季刊出版,為中共中央理論刊物。)

我將創造成整個兒的世界,又廣大,又簇新;請幾萬萬人終身同居住,免得橫受危害,隻希望我自己的自由勞動……

我終看得見奇偉的光輝內那自由的平民,自由的世界。那時我才說:唉,“一瞬”,你真佳妙!且廣延,且相繼!我所留的痕跡,必定幾千百年,永久也不磨滅。

——歌德之《浮士德》

《新青年》雜誌是中國革命的產兒。中國舊社會崩壞的時候,正是《新青年》的誕辰。於此崩壞的過程中,《新青年》乃不得不成為革新思想的代表,向著千萬重層層壓迫中國勞動平民的舊文化,開始第一次的總攻擊。中國的舊社會舊文化是什麼是宗法社會的文化,裝滿著一大堆的禮教倫常,固守著無量數的文章詞賦;禮教倫常其實是束縛人性的利器,文章詞賦也其實是貴族淫昏的粉飾。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中國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一國家及奴才製的滿清宮廷敗落瓦解之表象而已,至於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的思想,經院派的誦咒畫符的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如何能見什麼自由平等!可是中國的大門上,卻已掛著“民國”招牌呢。當時社會思想處於如此畸形的狀態之中,獨有《新青年》

首先大聲疾呼,反對孔教,反對倫常,反對男女尊卑的謬論,反對矯揉做作的文言,反對一切宗法社會的思想,才為“革命的中國”露出真麵目,為中國的社會思想放出有史以來絕未曾有的奇彩。五四運動以來,更足見中國社會之現實生活確在經曆劇烈的變遷過程,確有行向真正革命的趨勢,所以《新青年》的精神能波及於全中國,能彌漫於全社會。《新青年》乃不期然而然成為中國真革命思想的先驅。中國現時的舊社會,不但是宗法社會而已,他已落於世界資本主義的虎口,與世界無產階級同其命運。因此,中國黑暗反動的舊勢力,憑借世界帝國主義要永久作威作福,中國資產階級自然依賴世界資本主義而時時力謀妥協。於是中國的真革命,乃獨有勞動階級方能擔負此等偉大使命。中國社會中近年來已有無數事實,足以證明此種現象:即使資產階級的革命,亦非勞動階級為之指導,不能成就;何況資產階級其勢必半途而輟,失節自賣,真正的解放中國,終究是勞動階級的事業;所以《新青年》的職誌,要與中國社會思想以正確的指導,要與中國勞動平民以知識的武器。《新青年》乃不得不成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羅針。

《新青年》自誕生以來,先向宗法社會、軍閥製度作戰,革命性的表示非常明顯。繼因社會現實生活的教訓,於“革命”的觀念,得有更切實的了解,知道非勞動階級不能革命,所以《新青年》早已成無產階級的思想機關,不但對於宗法社會的思想進行劇激的爭鬥,並且對於資產階級的思想同時攻擊。本來要解放中國社會,必須力除種種障礙:那宗法社會的專製主義,籠統的頭腦,反對科學,迷信,固然是革命的障礙;而資產階級的市儈主義,瑣屑的對付,謬解科學,“浪漫”,亦是革命的大障礙。因此種種,《新青年》孤軍獨戰,勢不均力不敵,軍閥的統治,世界帝國主義的統治,如此之殘酷,學術思想都在其壟斷、賄買、威迫、利誘之下,無產階級的思想機關既不得充分積聚人才能力之可能,又內受軍閥的摧殘,外受“文明西洋人”的壓迫,所以困頓竭蹶,每月不能如期出世,出世的又不能每期材料豐富。然而凡是中國社會思想的先進代表必定對於《新青年》表無限的同情,必定盡力讚助;《新青年》亦決不畏難而退,決不遇威而屈。現在既能稍稍集合能力,務期不負他的重任,所以在可能的範圍內,重行整頓—番,再作一次鄭重的宣言。

《新青年》當為社會科學的雜誌。《新青年》之有革命性,並不是因為他格外喜歡革命,“愛說激烈話”,而是因為現代社會已有解決社會問題之物質的基礎,所以發生社會科學,根據於此科學的客觀性,研究考察而知革命之不可免;況且無產階級在社會關係之中,自然處於革命領袖的地位,所以無產階級的思想機關,不期然而然突現極鮮明的革命色彩。中國古舊的宗法社會之中,一切思想學術非常幼稚,同時社會演化卻已至極複雜的形式,世界帝國主義,突然滲入中國的社會生活,弄得現時一切社會現象繁雜淆亂,初看起來,似乎絕無規律,中國人的簡單頭腦遇見此種難題尤其莫名其妙,於是隻好假清高唱幾句“否認科學”的“高調”。獨有革命的無產階級,能勇猛精進,不怕“打開天窗說亮話”,應當竭全力以指導中國社會思想之正當軌道,研究社會科學,當嚴格的以科學方法研究一切,自哲學以至於文學,作根本上考察,綜觀社會現象之公律,而求結論。況且無產階級,不能象垂死的舊社會苟安任運,應當積極鬥爭,所以特別需要社會科學的根本知識,方能明察現實的社會現象,求得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凡是中國社會之新活力,真為勞動平民自由正義而奮鬥的青年,不宜猥猥瑣瑣泥滯於目前零碎的亂象,或者因此而灰心喪誌,或者因此而敷衍塗砌,自以為高潔,或自誇為解決問題;更不宜好高騖遠,盲目的愛新奇,隻知求所謂高深邃遠的學問,以至於厭惡實際運動。《新青年》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必定要由淺入深,有係統有規劃的應此中國社會思想的急需。“社會現象複雜得很呢,單是幾個‘新術語’尚且要細加繹,然後能令真正虛心誠意的革命青年及勞動平民知道‘社會’是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