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3 / 3)

次日一早,便報嶽飛死在獄中,跟著又將張憲、嶽雲害死,家屬流竄嶺南。是助成冤獄的,均有升賞。嶽雲死時年才二十三歲,除嶽雲外,嶽飛先後共生四子(雷、霖、震、霆)一女(霙)。被害抄家時,嶽霙萬分悲憤之下,意欲衝出叩闕,代父鳴冤,為禁軍所阻,自抱銀瓶投井而死。後人把那井取名“孝娥井”,傳誦至今。

這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事情,嶽飛死時,年才三十九歲。死之日,家無餘財。全國軍民得到嶽飛被害的消息,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

兀術等金邦官將聽說嶽飛被害,全部備下酒宴,痛飲歡呼,大舉慶賀。由此秦檜獨掌朝政,更無忌憚,隻要當時為嶽飛說過一兩句公道話的人,貶官的貶官,害死的害死。連嶽陽因有一個“嶽”字,也被改為純州。後來由於作惡太多,心越虛怯,也更倒行逆施。茶坊酒肆中隻要有人提到一個“秦”字,便難免於殺身之禍。

秦檜死後不久,江南百姓恨他入骨,大家湊錢把幾個首惡元凶(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鑄成鐵像,跪在嶽飛墳前麵。

從此去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全指著鐵像咒罵,並用磚石亂打,還有在上麵便溺的。等到鐵像年久殘毀,大家湊錢又鑄新的,永遠如此,遺臭無窮。墳前還有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對聯。下聯以反麵文章為白鐵抱屈。這一切,都說明了我民族最重氣節、崇拜英雄和對內奸民賊的永遠仇恨。

嶽飛雖遭奇冤,為昏君奸臣陰謀暗殺,但是金人屢被打敗,元氣大傷,知道嶽飛雖然被害,宋朝民心未死,江淮一帶還有嶽飛的舊部,暫時也就不敢再作南侵之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說西湖“十裏荷花,三秋桂子”的湖山勝概,美景無邊,竟起了“投鞭斷流”的妄念,發動三十九萬人馬,分二十七軍,大舉滅宋(紹興三十年九月)。事前還派人去向趙構暴跳辱罵,嚇得趙構躲在屏風後麵直哭。

這時,一些主張抗戰的元戎宿將,有的被秦檜陷害,死亡流竄。有的被秦檜收買,再將兵權奪去,即使老而不死,也都成了老而無用。隻劉錡、吳璘等有限兩人尚在,未被奸賊害死,偏偏兵力單薄,衰老多病,隻勉強將內中兩路金兵敵住,收複了一些城鎮。情勢依舊危急,眼看非國亡家破不可。結果還是依靠當年嶽飛手下的一些將士(如李寶等)和各地起義抗敵的民軍(如宿遷、魏勝等)將金兵擋住。同時,山東、河南的義軍首領趙開、劉異,李機、李仔、鄭雲、明椿、王世隆各舉義旗,聚眾攻襲金軍後方城邑,金國又起內亂……完顏亮到處遭到宋朝軍民的猛擊,在進退兩難中為部下所殺,殘軍也就退去。

中間虞允文采石磯一戰,大破金兵,所部也正是嶽飛、韓世忠當年所練的水軍。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趙構實在老聵昏庸,步履艱難,這才放棄權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養子趙昚(音“慎”、孝宗)。趙昚即位的第二月,因朝野紛紛上奏,嶽霖又抗疏為父辯誣,才恢複了嶽飛的原官,以禮安葬。一麵召回嶽飛死後流竄在外的家屬,把下餘四子各封官職,並命禦史中丞汪澈往荊襄一帶宣撫嶽飛舊部。

汪澈到了嶽家軍駐兵之處,隻見灶幕鱗比,壁壘森嚴,旌旗蕭蕭,人卻少見,先頗奇怪。等到登上將台,一聲令下,金鼓齊鳴!當時萬騎雲屯,刀矛映日,也不知這許多人馬是從哪裏來的,不禁大吃一驚!等把來意一說,大小三軍同聲痛哭,為嶽飛喊冤!請汪澈代奏。連汪澈和同去的人都感動得流下淚來!

(全書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