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掌出如飛,借物傳勁之下,居然還能有如此大力,這大漢的功力當真是深厚得令人乍舌。
大漢輕笑一聲,眼中說不出的鄙夷。
仿佛身體像是散了架似的,一動也動不了。黃羽翔強提一口真氣,但胸口卻如被重物敲擊一般,忍不又吐了口血。心中想道,自己與那大漢武功相差太遠,即使剛才身體完好無恙的時候也擋不住他一擊之威,更何況自己現在這受創殘重之軀,不禁一陣心灰意冷,但求生之念卻是一刻也未停過,想道,要是就這麼糊裏湖塗的死在這裏,豈不是冤得要命,有心開口辯解,但身體卻虛弱得連說話得力氣也沒有了。
自己要是真得“冒犯”他家的小姐也就算了,但明明自己是不小心掉下來的,半點便宜也沒沾到……想到這裏,眼睛也不忘向“罪魁禍首”看去,但見那澡盤之旁卻多了個年輕女子,身著一件火紅長裙,樣子雖然看不真切,但仍依稀分辨得出也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美女。隻見她用一條長長布幕將澡盤圍了起來,隻能隱隱看到暗淡的燭光下映照出那麗人依舊絕美的投影,也不知道那紅衣女子在倉促之間是從哪裏找來的。
那大漢見黃羽翔在這份上居然還敢偷窺他家的小姐,竟是不怒反笑,道:“年輕人,你也真夠大膽的,好!”走過來一把將黃羽翔提起,半拖半拉地將他帶到了門外。
重重地將黃羽翔扔在地上,那大漢冷冷得看著他,道:“小子,你叫什麼名字?”說罷,負手背後,仰望星空,一股天地之間唯我獨尊的氣勢展現無疑。
古時女子最重名節,正所謂“生死事小,名節事大”,武林中人雖然豪邁,但對女子的名節仍是十分看重。黃羽翔留戀青樓多載,對女子倒是知之甚深,雖然自己窺浴之事純屬無心,兼且也沒看到什麼,但瓜田李下,這種事情是怎麼也說不清的。今日之事隻有兩個方法能夠解決:一是那絕色小姐能夠下嫁自己,這當然是黃羽翔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恐怕人家小姐估計怎麼也不會看上他;另外則是將自己殺之滅口,反正此地別無他人,隻要他們三人不說,自然也不會有別人知道。怎麼看怎麼想,這第二種方法絕對是他們三人會采取的做法。
一時之間,黃羽翔隻覺心灰意冷,隱隱感到大漢透出的殺機,心知覺無幸理,一時萬念俱消,心雖不甘,但也是無可奈何。但就在他百念全消之際,丹田之間突然升起一股暖氣,雖然被那大漢扔到地上,渾身像散了架似地疼痛難當,但重重摔在地上之後,丹田之中那股暖流反而延胸口而上,緩緩流經全身,速度雖慢,但暖流過處,支離破碎的真氣頓時如渴馬飲泉,紛紛聚集到暖流周圍,片刻間的功夫,傷勢竟已好得七七八八。他心中一動,想到師父曾說過,自己所修習的內功是天下少有的神功,這幾年來,黃羽翔混跡江湖,卻沒有闖出什麼名堂,便對他師父的話心存懷疑,要知道,他師父也隻不過是個要飯的垂死老頭。
黃羽翔有記憶的那一天開始便是個孤兒,從小以乞討為生。在他十二歲那年,某日他正在為晚飯而四處奔波,無巧不巧地碰到了一個病奄奄的老頭,倒臥在街頭。本來以黃羽翔“別人的事少管”的性格絕對不會稍做停留,但不知怎得,那天他突然善心大發,竟跑過去看了看老頭倒底怎樣了。黃羽翔雖然不是醫生,但也能一眼看出這個老頭是餓得發荒,於是再度良心大發,將自己乞討而來的食物盡數給了老頭,並將他帶到了自己寄居的一個破廟。
在黃羽翔的悉心照料下,老頭終於在第二天恢複了神智。而黃羽翔在隔天義贈老頭的“善舉”令當天看到的街坊鄰居大為感動,於是贈衣捐物,令黃羽翔舒舒服服地過了好幾個月,總算是好心有好報。
而這個老頭也是知恩圖報,在得知黃羽翔希望習武之後,傳了他一篇內功心法。不過才來得及給黃羽翔講解完穴道經脈等基本理論,還沒來得及跟他解釋怎麼修習那篇內功心法時,便因常期勞碌、營養不良、積勞成疾而一命嗚呼!
黃羽翔隻得自己摸索著學習。修煉內功本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極容易走火入魔,但黃羽翔天性樂觀,而又懶惰成性,不通的地方就跳過,絕不強求弄懂,十來年之間,竟沒有走火入魔過,但也因此他的內功也著實有限得緊。其實就是那老頭不死,也不會給黃羽翔帶來多少幫助,說不定還會起到反效果。
黃羽翔修練的內功心法其實大有來頭。相傳遠古時期,黃帝曾經向素女請教房中術與養生之道,素女便傳下《素女經》與《長生訣》。《素女經》講得是男女行房時的禁忌與技巧,而《長生訣》傳授的卻是奪天地之精華,固本培元之術。但時光流轉,《素女經》成了新婚男女學習的範本,《長生訣》卻已失傳。
到晉朝時,得道之士葛洪在一次偶然中得到《長生訣》。葛洪修習的是黃老之學,經過自己多年的研習,又加進了性命雙xiu,得到《長生訣》後功力大進,遂著下《抱樸子》一書證道而去。
豈料葛洪有一徒在他得《長生訣》時曾侍衛在側,葛洪仙去後,竟將《抱樸子》中葛洪結合《長生訣》所寫的《抱樸長生篇》給偷了去,欲自行修煉。於是,《抱樸子》還沒有流傳於世便已散失一卷。
但豈料修習“長生訣”培養的全是至剛至陽的元氣,每修煉到一定程度,便會陽火過盛。依著素女所授,便是要通過陰陽交泰,來釋放出一部分陽氣。
葛洪講究的是性命雙xiu,這“長生訣”正中他的套路。在《抱樸長生篇》中,他更是溶合了自己的見解,加入了陰陽互補的理念,通過最原始的生命活動來得到本原力量,將“長生訣”的功法進一步完善。
誰料葛洪此徒卻是一個天閹,無法行房,修習《抱樸長生篇》半生,起先雖然功力大進,但當陽火大盛之後,卻因為無法發泄過盛的元陽之火而止步不前。而且因為要常常克製修習“抱樸長生功”而產生的yu望而盡毀道基,一氣之下將心法夾於藏書中而束之高閣。但他一命歸西後,因沒有後人,《抱樸長生篇》就此失傳。
黃羽翔的便宜師父原是一個習過幾年武的書生,家中藏書甚多,因屢試不第,便在家中讀書修心為樂,好在他家中殷實,也不會坐吃山空。他性喜讀古書,便將家中古籍一一翻出,卻找到碌碌反轉於此的《抱樸養生篇》。
他雖然武功不怎麼樣,但文學功底卻是甚好,細看之後便知此書是件寶貝,於是勤加苦練。但最湊巧的事卻出現了,他竟也是一個天閹,於是走上了他的前任同樣的道路。但他的功底更差,不但功力散盡,還要時時進補,去除心火,才能保住殘命。
等他悟出此篇心法需要陰陽互通,天地交合才能修成,偌多的家產已經揮霍一空。他家財散盡,隻能行乞街頭,但他做慣了老爺,又是讀書人出生,要他乞討實是難上加難,因而饑寒交迫,困倒路邊。幸而遇到了黃羽翔,傳下了上古奇功,才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