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後記!(1 / 1)

中國的文士向來有在文章和談話中引古論事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就是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他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醉心於中國曆史經典著作。他生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變革之中,又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誌。詩人的氣質和領袖的氣度,一旦相逢於曆史的驚天變局之中,便會造就氣概非凡的偉大人物和氣韻無窮的語言風格。

詩人臧克家曾說:“毛澤東在文章和談話中,常常引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語,連我這個大學文科畢業了四五十年的人,也得去查書。毛澤東對古典詩詞的知識是豐富的,用力是極深的。他學習古人的長處,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繼承,又有發展,終於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格。”臧克家這段話傳遞了兩層意思:一、毛澤東善於引古論事;二、毛澤東在引古論事的同時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格。以古今文士引古論事之作來看,達到第一層意境並非難事。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明理引乎成辭,徵義舉乎人事,乃聖賢之鴻謨,經籍之通矩也”,這句話講的就是這種普遍現象。真正難的是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而毛澤東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所以,我們今天閱讀毛澤東引古論事,不僅要從他的文章和談話中學到中國曆代優秀的典故、詞賦和名言,更重要的是,領略偉人那種涉筆成趣的獨特語言風格。這就是本書的目的所在。

本書的參考書目如下:

1.《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2.《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2月第2版。

3.《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4.《毛澤東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5.《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6.《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7.《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8.《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3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9.《毛澤東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10.《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集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4月第2版。

11.《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2.《詩經全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13.《三曹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14.《全唐詩》,中華書局,2003年。

15.《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

16.《元明清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17.《元明清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18.《楚辭名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19.《四書五經校注》,嶽麓書社,2006年。

20.《孫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1.《二十四史全譯》,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22.《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2008年。

23.《世說新語校箋》,中華書局,2001年。

24.《古文觀止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