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麵積約為723600平方米。建築麵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麵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鬆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製--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近幾年來,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0-15000萬人次,而且,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2092年,北京的紫禁顛峰之上,此時作為中國的著名的旅遊景點,盡管是正在大白天的時候,卻詭異的半個人煙都沒有,整片的場地完全是一片的死寂,
很突然的在這片神奇的地方終於迎來了一位陌生人,在高度現代化的今天,人們雖然也喜歡穿複古的服裝,但是,來人卻不同於其他人,穿著古代的服裝,又沒有古代的那種配合的氣質,總是給人予格格不入的感覺,之見來人是一個非常英俊的萬人迷行的男子,身上穿的是一套糅合了古代和現代的服裝元素,且偏向於古裝的紫金色的衣服,單單是隻配合他那披肩長發,就給人一種天下的氣質莫過於此的感覺,再看此人的五官和身材,一米七八的身高,黃金比例的壯實的身體,即沒有顯現出狂霸的形象,也不會給人一種瘦弱的竹竿模樣,
反而是散發出一種自然容萬物,宇宙納星宇的浩然博大的感覺,每一個看見他的人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仿佛是自己夢中完美的人走出了現實一般,
盡管他並不是長成那般模樣,但是每個人再見到他的那一刻都會發自內心的感歎,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可以說無數的人見到他都會有無數的形象,但最終每個人都會有那種心目中的那人走到了現實,就應該就是這種形象,實在是神奇而又神秘的人物,
此人就是來自於福建山村的胡誌鵬,今年二十五歲,幾年前本是一個大專在校生,然而,一場意外卻照就了如今不平凡的他,記得那年整天無所事事的他象往常一樣打開電腦,熟練的他很快的就打開起點網站,看起了小說,這一看就是一天,作為一個性格與人格格不入的人,每一天都是一個人孤單的過,小時侯還沒什麼感覺,
但是到了初中,他就漸漸的發覺自己的不同,幾乎沒有什麼比較親密的朋友曾經他也試圖改變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合群一點,但是很遺憾,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敏銳的發覺自己根本就無法融入其中,
於是他果斷的放棄重新回到我行我素的生活,後來他就沉迷於虛擬的世界——小說之中,並且還因看小說而生出練武的心思,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才發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內功,更不能快意江湖,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之後的日子裏麵他萬分的消沉,整個人似乎沒有什麼生氣,隻是他本能的還在堅持,整日就是圍繞著武功不斷的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知識,看到自己感覺可以的功法就一起練,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一直持續到了那一天,他才恍然大悟,深明人生之理,那就是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能生存,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水平,讓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以及親人都能過得幸福,至此他的本心一片通明,天地大道,自然之理了然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