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臨城下(1 / 3)

夜深,皇宮大殿內燈火通明。

“君皇,兵臨城下了!”鄭虛將軍凝重地說道,大殿之上滿朝文武表情沉重,國家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楚上,逃吧!留得青山在,我們會東山再起的!楚上!”鄭虛將軍已經做好用生命報效祖國的準備了。“朕,”楚君皇略微停頓之後說:“朕登基十三年,卻無所作為,因為貪圖個人享樂,慢怠了國家建設,現如今外敵來犯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置身水火之中。十三年前,朕的父皇把江山交給我,可朕不思勵精圖治,終釀此大禍。”楚君皇好像下定決心一般,看著堂下的滿朝文武,“十三年來,你們都在忍受著朕的無為,為這個國家默默做著貢獻,現在國難當頭,你們依然陪在朕的身邊,卿不負我,我必不能冷落了眾卿,寒了眾卿的心,朕雖庸,但不昏。現如今,就讓我這個皇帝再扛起一次國家的使命吧!禦林軍統領林澤何在!”

“臣,”隊伍中一魁梧中年男子走出隊伍之中“在!”

“朕命你統領皇宮禦林軍五千人!禁衛軍三千人!到各戶官員家中,收拾細軟,帶領當朝文武各官員及其家眷妻兒出城匿跡安頓!”

“楚上!”

“楚上!”

“楚上”…

禦林軍統領林澤和滿朝文武立刻焦急的說道。

不等林澤說話,楚君皇又說道“保護好他們!”

林澤捏緊拳頭,咬著牙,眼眶中強忍著淚水:“臣,遵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跪地伏拜,聲音哽咽,有些將臣的眼淚沒有忍住,不自覺的哭了出來。

“現在我沒什麼多說的了!你們給朕打起精神站起來!一群國之棟梁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鄭虛將軍!”

“臣在!”

“睿城城衛軍總共有多少人!”

“二十七萬八千人!”

“城內能夠調動的作戰兵力還有多少人!”

“四十五萬三千人!”

“敵兵總數多少人!”

“三百萬人!”

七十多萬對三百萬!

“來人!!披袍,朕要親自掛帥!剩下的五千禦林軍一萬三千禁衛軍隨朕出征。”

“諾!”

咚咚咚咚,輕鼓聲響起,宮殿裏忙成一團。

城內百姓家也是燃燒著燭火,人們擔心著明天和未來。四處充斥著緊張的氣氛。外麵不時有城衛軍走過,腳步聲此起彼伏穿梭在各個街道。

炮火聲在清晨伊始就響了起來。三百萬韓國兵馬黑壓壓的一片,整齊劃一的節奏邁向城門。隊伍前頭一排兵士扛著巨大的旗幟,黑底金字,大大的韓字顯得特別醒目。腳步聲車輪聲馬蹄聲震動著大地,一個個呈整齊的方陣排列,質地有序,黑紅的軍服給即將到來的廝殺戰場帶來的恐怖氣氛,披甲戰士麵色凜然,一體黑色的軍馬無不又給氣氛增添了一絲肅殺,而這空氣中佛四處都充斥著戰場的硝煙,蔓延著緊張的味道。

睿城的兵士也做好了拚死一戰的準備。麵對國家的危難,每個人都顯得嚴肅沉默,看著城外不遠處密密麻麻人影,慷慨赴死的決心壓倒了心中的恐懼,藍色的楚字旗插在城頭迎風飄揚,每個兵士都挺直著胸膛,站著最標準的軍姿,緊緊握著手中的矛。

鄭虛身披全黑盔甲直立在城門樓上,手持丈八長彎刀,紅綾沿頭盔自然垂下,魁梧的身影儼若一尊武神。睿城城門十數米高,城外護城河相映,河邊的綠樹在此時也停滯一旁,沒有搖曳,水麵也感受到了不斷攀升而上的殺氣,沒有一絲漣漪。太陽還沒有出來,天空剛剛泛白不久。韓國的兵馬走在城門外約三百步處被下令停下,隊伍整齊劃一,剛好在弓箭手最大射程之外。

鄭虛冷冷地看著遠處浩蕩的兵士,隻見從韓國軍馬中出來一個銀盔銀甲身騎白馬的中年男子,手持長槍,冷氣從槍尖處纏繞,發出令人背脊發涼的寒光。正是韓國統帥王岱!王岱朝前騎了幾步看著城上的鄭虛,勒馬大聲喊道:“鄭將軍!你我今日又見麵了,隻不過是在這戰場之上,我不得不敬佩你的愛國精神,昏君無道,治國無方,鄭將軍,你是個良才!投降吧!何必愚忠!”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鄭虛冷冷的看著王岱喝到。

哼!王岱看著高站在城門上的鄭虛,罵了聲迂腐。隨即回到了陣營當中,也不做片刻停留,直接高聲下令,“擂戰鼓!”

咚~咚~咚~

雙方都擂起了戰鼓,戰爭已經觸發,每個人都握緊了手中的矛,眼睛盯著敵人。

韓國的兵馬聲勢浩大,可是楚國的兵士早就做好了壯烈的準備,壘起戰鼓的那刻,每個人都拿起了身邊備好用壇子裝滿的燒酒,滿滿一口下去,灼燒感順著食道從胃裏灼燒至喉嚨,蔓延至全身,葡萄美酒夜光杯,古來征戰幾人回,曾經滿腔熱血當兵從軍,曆經辛苦訓練,每日的汗流浹背,今日已經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