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鄧小平理論指導黨史宣傳,是強化宣傳效果的重要方法
資政育人是黨史工作的支點,而黨史宣傳則是用資政育人的具體工作形式進行具體黨史信息傳播。用鄧小平理論指導黨史宣傳,對於我們的黨史宣傳十分重要,涉及如何看待過去、現在與將來的關係。黨史寫的是昨天,但其著眼點還是為了今天和明天,其功能和作用,歸結起來就是提供資政和育人的史實和見解,而且由於這是用已經發生的、無可變更的曆史事實來說話,是其他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做好黨史研究、編纂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其“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作用,加強黨史宣傳。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三個發展階段。我們講用鄧小平理論指導黨史宣傳,不是說隻能以鄧小平理論指導黨史宣傳,而是強調鄧小平理論在黨史上的崇高曆史地位。要想弄清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要想正確認識毛澤東的曆史貢獻,全麵地、科學地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正確認識黨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麵的曆史實踐等方麵,不能沒有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中國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和“真理標準的討論”等,都是很有影響的史實,這些史實為什麼能夠形成,中國應有自己的主流觀點去影響社會。黨史宣傳有別於其他宣傳,就是要用自己的聲音進行表述,也就是說要用我們黨的曆史真實去解釋相關的曆史現象。鄧小平說:“了解自己的曆史很重要,”“我們要用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強調要“通過黨史宣傳與教育,幫助人們了解黨的曆史經驗,認識中國近現代社會曆史發展的規律,懂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理,係統地了解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識別和抵製各種錯誤思潮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各種適合幹部、黨員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等不同對象需要的多層次的黨史讀物和影視作品。這些成果是黨史工作者在走出書齋、開門辦史的基礎上取得的,所列選題緊密貼近現實,做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成功經驗教育人,用黨的曆史教訓警示人”,讓黨史宣傳更好地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服務。
黨史宣傳常以圖片展覽、知識競賽、宣講報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藝晚會等形式為依托,其宣傳教育的有效性在於黨史教育通過進機關、進學校、進黨校、進企業、進軍營、進社區的活動形式,發揮黨史宣傳無以替代的優勢。而這種優勢的形成,從根本上說,就在於能夠科學地回答我們的黨是如何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能夠科學地闡釋為什麼要選擇這條道路進行探索,以及如何理解這一探索的必然性、曲折性。按照黨史宣傳的要求,增強精品意識,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注意運用現代化手段,發揮強勢媒體的作用,做到報紙上有文字,廣播裏有聲音、電視裏有圖像,並運用網絡等現代化傳媒手段,進一步拓寬領域,造大聲勢,在服從政治大局需要,服務於中心工作方麵,體現出黨史宣傳應有的位置。
綜上所述,黨史工作有別於一般意識形態領域的智力活動,各級黨史工作機構直接置身於相應領導機關的領導之下,與其領導機關保持高度的一致。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是確定無疑的。雖然,時代發展形勢變化是永恒的,但發展和變化的規律是可以認識並加以科學運用的。肯定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性,對於我們立足於正確立場,運用科學方法,透析和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程,對於全麵地、深刻地理解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傳承與發展的關係,進而確立新時期黨史工作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南通市委黨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