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離別記戀(1 / 2)

日月如梭,轉瞬之間,到吳集鎮工作就是一年的時間。三百多個日子匆匆過去,讓人再也抓不回來。隻留下不盡的遐思和感歎。

我感到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長,但又常常對自己的某些變化不夠滿意,對不覺中失去的東西感到惋惜。

一年之中,我主要參與的工作就是農業普查,通過這次普查,我差不多了解了該鎮各村農民的方方麵麵,我曾認認真真的進行過思考。

首先是,農業種植方麵的過於單一,農民收入微薄;再就是,水利條件太差,澆灌、排澇困難,旱澇不保。

更讓人擔憂的是,農民文化水平普遍太低,村幹部有文化的,也隻能是會寫幾個字。

……

我一直想以考察報告的形式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卻一直沒能寫出。翻開這一年來所寫的文章,自己都會麵紅耳熱,雖然這些東西讓自己有所成績,但它們又對這個社會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呃,新年過後,我被日報社吸收為通訊員,撫摸著燙有金字的通訊員證,我曾實實在在的激動過,但現在想起來,卻甚為羞愧……

九七年以來,政府大院裏曾有人不斷的議論:七月間,鄉鎮幹部換屆,葛書記很有可能會調到縣裏。為此,著實有一些人開始四麵活動。這些,我都不太注意。我在想,我本就是一介農民,誰去誰留,本就不該是我該關心的事。

接著就是收麥的季節。

夏糧征收的任務是在人身心疲乏,天氣炎熱的日子裏完成的。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冉莊——一個不足二百口人的小村就餐時,年近七十的老支書冉全說的一句話“這一頓飯,到秋季征收提留時,每個村民又得多收兩塊錢!”當時我們一夥人正喝著啤酒,吃著蘑菇燉雞,誰也沒有入耳。

進入七月,我收到陸評老師寄來的信。信的內容很簡單:日報社計劃對成績突出的幾名通訊員進行培訓,主要是學習采訪、編輯、寫作等方麵的專業常識;總之,這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希望我不要錯過。

我為有這樣的機會興奮,為有這樣的一位老師感動。

陸老師,我托茹萍帶給您的問候都收到了嗎?

晚飯後,我跑到葛書記家,打算把這一消息告訴他,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那時,鎮上的兩位主要領導都在,他們不知在商量什麼事情,我就退到另一間房中,隨便找一些書來翻著。好大一會過後,就聽葛書記在客廳裏叫我:“肖寒,過來坐嘛。”我趕忙過去,客廳裏隻剩下書記一人。

他穿一件短袖的白色襯衫,剛理的發,很是精神,額上有細細的汗,顯的光亮亮的。

“來都來了,還躲什麼?”他笑著扔過來一支煙,又指著對麵的沙發,“坐,喝水自己倒。”

我拎起小瓷壺先給書記滿上,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然後坐下,把煙點著。

“正想找時間和你談談呢,”葛書記喝一口水,又深深的吸一口煙,然後極顯鄭重的開了口,“你可能也有耳聞,說我馬上要離開吳集鎮。”

“都是些無稽之談。”

“不,”葛書記抬起右手向下壓了壓,接著說下去,“我確實要調離了,剛才和鄭書記他們就是談這個事。”

我吃驚的看著他,那臉上既充滿莊重又洋溢著笑容。

“縣領導調我到財政局任局長,是一副不輕的擔子,說實話真要離開這裏,心裏也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