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 缺鐵(2 / 3)

某位無意專精生活技能的玩家,更雙眼放光地暢想未來:“我這段時間省吃儉用,已經攢夠了7兩銀。燧石火銃雖然老舊不方便,卻足夠上山打獵了。如果能夠降到七八兩銀,我也去買一把火銃,跑到山林中捕鹿。聽一張上好的鹿皮,現在可以賣到100文高價,比接循環任務強多了。”

俺不是英雄笑著搖頭,指著淡定及四名玩家工人:“你們真是圖樣圖森破,武器店直接賣到了0兩銀。”

淡定等五名玩家被0兩銀高價驚得瞠目結舌:“0兩銀?”

玩家工人雖然不清楚淡定和賀路千商談的5兩銀單價,卻能通過日常工作大概判斷出後膛火銃的成本——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高到10兩銀啊。昨日剛以每杆5兩銀收到貨款的淡定,愈加無法淡定,下意識質疑:“有人肯買嗎?”

按照炐國陣營這邊兒的銀票收購比例簡單折算,0兩銀約相當於玩家世界1500元,即大城市職員的半年工資。除了風清揚這樣的超級富豪,真有人舍得耗費半年工資購買一杆後膛火銃嗎?

答案是當然有。

除了風清揚這位超級氪金大佬,玩家群體裏還有一群影響力稍弱的氪金大佬呢。

俺不是英雄嘖嘖轉述當時的盛況:“兩杆後膛火銃剛擺上,就被兩位土豪買走了。”

淡定愈加無語:“……”

想到5兩銀賣出的後膛火銃被賀路千以0兩銀賣出去,淡定就心情複雜。交付第二批後膛火銃時,淡定忍不住向負責接洽的羅梁岩抗議:“你們吃肉,也得讓我們喝點兒湯啊?”

羅梁岩卻冷漠拒絕:“你們愛賣不賣。”

淡定沒法兒不賣。

訂單合同附帶的賠償協議,淡定如果不能準時交付1000杆質量合格的後膛火銃,必須賠付5000×0=10萬兩銀。而遊戲係統允許玩家隨意購買改名卡更換名字同時,又堵死了玩家逃避各種欠債、官方懲罰的可能性。除非淡定等相幹人員永久退出《十國春秋》,否則他們當前沒有絲毫希望違背他們簽署的賠償協議。

淡定隻能鬱悶返回火銃工坊,氣呼呼履行訂單合同。

火銃工坊產權所有人風清揚,卻出乎意料看得很開。

得知淡定最近心情不佳,風清揚還刻意跑過來一趟,安慰淡定:“現實世界市場熱賣的那些六七千元的手機,其出廠時的總成本僅有000元左右,毛利潤同樣有兩倍之多。製造業本就利潤微薄,五兩銀的後膛火銃被武器店賣到0兩銀看似誇張,背後的商業邏輯其實很正常。”

等等。

後膛火銃的0兩銀高價,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或者習慣了高買低賣的遊戲邏輯,或者習慣了製造業的微薄利潤,絕大多數玩家都坦然接受了賀路千的暴利經營。

賀路千同樣不覺得自己黑心。

賺取暴利,是賀路千的權力;建設未來,則是賀路千的責任。有了玩家韭菜們的默默奉獻,一無所有的遊空城才能更好更快發展嘛。

而且,為了讓玩家韭菜們長得更茁壯,為了能夠收割到更多暴利,賀路千時時刻刻以全局視野總覽海灣。當淡定等建設係玩家發愁硫磺、鐵礦等資源供應時,賀路千也想玩家之所想,急玩家之所急,把這些發展問題當作關乎地獄宇宙未來的頭等大事:“後膛火銃等雖然暴利,但我可不是白拿。”

我這是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嗯,就是這樣。

賀路千照例巡視一圈遊空城,而後沿著河流和海岸線探索這座樂東島。

樂東島土著部落發展水平極低,即使他們以物易物向泥毒番和安樂王購買了許多火銃武器,他們的社會形態和思維方式仍舊非常原始。除了獸皮、獸肉、糧食、瓜果等基礎生活物資,土著部落與遊空城的貿易價值無限趨近於零。

豐人開拓的據點,價值相對較高。

海灣南麵的河流,賀路千簡單命名為遊南河;其西南方向彙聚的那條大河,賀路千則按照豐人移民的傳統法,命名為板橋河。

板橋河河口的豐人據點,名曰板橋或者板橋港。板橋港常住人口約千人規模,在蠻荒粗糲的樂東島,已經算是大型據點。可千人港畢竟是千人港,本地隻有一群種甘蔗的農夫和一群想賺快錢的海商,不存在半點兒與冶鐵相關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