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 長生劍訣
袁真清二十二歲時晉升頂級高手,為沒落許久的嶽山派注入新鮮血液。但那個時候,嶽山派威名與玉皇派、懸空寺、上清派等相差無幾,下第一還是威震四海的安州孟定海。
袁真清代表嶽山派,親眼見證孟定海的絕世英姿,親眼見證燕州梁的興起與落寞。
袁真清不如燕州梁,燕州梁又不如安州孟。
傳中的魔教教主,又強於安州孟。
袁真清清醒明白,他雖然號稱下第一,卻從來不曾觸及武學的真正極限;他的下第一,純屬於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但賀路千不同,袁真清以賀路千的戰績細節對比印象中的安州孟、燕州梁,驚恐發現賀路千的武學成就遠遠超過了孟定海;再搜羅嶽山派秘藏的魔教教主相關資料,他的戰績細節表現也顯然遠遠不如賀路千。
魔教教主已是無法想象的高峰,賀路千卻更在魔教教主之上。
袁真清九歲習武,十八歲晉升掌門級高手,二十二歲晉升頂級高手,三十歲晉升超品高手,結果卻努力一輩子也沒能追上燕州梁。就像凡人有凡人的極限,俠客也有俠客的極限,沒辦法無休止地不斷進步。
越靠近極限,提升難度越高。
單義信的武學賦的確強得可怕,十八歲時就已晉升超品高手,其練武十三年相當於袁真清練武二十年。可袁真清注意到,單義信突破門之後,他的練武效率已經肉眼可見的大幅度下滑。即使單義信的練武效率不再隨著武功增高而繼續降低,他也得最少十五年苦功,才能艱難追上巔峰時期的袁真清。
可是,追上袁真清又能如何呢?
邁過燕州梁、安州孟、魔教教主三座大山,單義信也不一定能夠威脅到賀路千啊。而若耐心等三十年五十年,等到單義信四五十歲時抵達巔峰,與間接熬死賀路千有什麼區別?
袁真清已經放棄正麵擊敗賀路千的念頭。
袁真清更希望單義信能夠耐心熬死賀路千,而後率領嶽山派王者歸來。之所以時時刻刻鼓勵單義信,則是因為練武很苦,劍法需要時時溫習,內功需要時時微調,沒有大毅力和堅韌的意誌,很難堅持數十年乃至一生;是因為漫長黑暗裏苦等,人心非常煎熬,嶽山派及附屬門派都需要一盞希望明燈。
單義信是嶽山派的希望。
沒了單義信這盞希望明燈,嶽山派就可能在漫長黑夜裏漸漸凋零,回到袁真清拜師嶽山派那時候的沒落。
袁真清非常重視單義信。
驚駭意識到襲擊者是賀路千,袁真清顧不得猜想舒立言、舒三娘夫婦是死是活,立即緊急大呼:“快退,是賀路千。”
可惜,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單義信,已經興致勃勃衝向賀路千。
單義信躲在後山悄悄練到超品高手,才被袁真清允許走出嶽山派積累實戰經驗。成州到雲州,單義信強勢擊敗了一位又一位江湖名宿,進而不由自主地泛起覷下英雄的傲慢。發現賀路千武功高強,單義信第一個念頭不是危險,而是見獵心喜想與高水平對手切磋一番。
單義信情緒激動地握緊手中長劍,加速衝向賀路千:“我來會會你。”
過於激動的單義信,直接忽視了袁真清的緊急大呼。
袁真清並不擔心桑興清,桑興清實戰經驗豐富,又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理念努力苦練輕功身法。桑興清十年前就鬥不過賀路千,遠遠瞧見賀路千刀下無一合之敵,他肯定第一時間如泥鰍般跑掉。袁真清緊急大呼,提醒的就是單義信。可惜提醒無用,單義信竟然繼續往前衝。
袁真清不允許單義信死。
顧不得悔恨沒能讓單義信早日學習江湖險惡,袁真清連忙不惜留下後遺症,爆發施展出他的保命絕招。
袁真清把他的《紫霞寶典》內功心法運轉到極致,麵孔、脖頸,再到裸露在外的手臂與手,全都快速變成紫紅色,仿佛袁真清變身成了紫人。與此同時,袁真清不顧年老體衰和修為不到家,不顧嶽山派鎮派絕學《長生遺圖》的巨大消耗,直接施展出他最強的劍招:長生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