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 穩一波(2 / 2)

張九代官職兵部尚書兼燕雲經略,政治地位高於矯詔擅殺祁鎮北的單誌元。

如此一位高官,卻狼狽到懇請空獄門把他囚禁在燕來郡。

賀路千忍不住感慨,再次確認炐朝皇帝智商有問題。

張九代請囚插曲結束,空獄門的擴張開始了。炐朝皇帝一廂情願地懷疑賀路千的實力,一廂情願地想讓賀路千主動放棄燕來郡,但炐朝駐屯的濟州的官兵、郡兵,卻沒有實力也沒有勇氣抵擋賀路千的高武碾壓。

例如濟州刺史,他探得燕來郡有集結軍隊跡象,竟然果斷以防備流賊名義躲到濟州與洛州邊界。

堂堂濟州刺史尚且如此,何況其它郡縣?

大半數的郡縣,隻須賀路千拎刀莽一波,當地駐軍就會紛紛識趣地開城投降;另一半郡縣,則無須賀路千露麵,當地縣令、郡守便望風而降,提前掛起空獄門的旗幟。真正敢抵抗賀路千進擊的縣城和豪強世家堡壘,數來數去都不滿十個。

事後統計戰果,兼並五郡期間的大戰役再加上豪強世家的堡壘攻防戰,賀路千總共才砍了約五千名敵兵。

濟州擴張,簡直手到擒來般容易。

不到一月時間,空獄門的旗幟便染遍了濟州六郡。便是紮根濟州兩千餘年的玉皇派,也恭恭敬敬配合空獄門的軍事行動,讓出糧就出糧,讓出錢就出錢,讓出人就出人。

值得賀路千煩惱的,僅有民願世界規則一項。

區區濟州六郡和燕州鐵山郡,果然不能凝結成一塊長生石。

接下來,理該或者西進奪取洛州,或者北上奪取京師,試著兩州之地能否凝結一塊長生石。

但濟州擴張實踐發現,每郡提供的民願增幅,並不是賀路千最初猜測的平均每郡為點。例如燕來郡相鄰的寒壽郡和浮山郡,它們的基礎民願都是1點;浮山郡西麵的照港郡,基礎民願為點;再西麵兒的濟山郡,基礎民願為點;而濟州刺史府所在的濟泉郡,其基礎民願,莫名其妙高到8點。

民願規則下,郡與郡是不同的,低如寒壽郡,高如濟泉郡。

其中規律,卻暫時無法猜測,也無法歸納總結。

回到民願效果,濟州六郡和由燕州沿海數縣拚湊而成的鐵山郡,各地基礎民願直接以加法形式把濟州民願堆到了等級19。即使賀路千在濟州擴張期間不斷懲惡揚善刷了大量經驗,他的最終戰鬥力指數也不進反退,被民願淒慘削弱到65戰(84-19)。

不能再擴張了。

賀路千的強化速度遠遠跟不上民願增長速度。

65戰固然仍舊能夠穩穩守住下第一,可誰能保證,接下來的擴張目標,不會突然出現類似濟泉郡那樣基礎民願高達8點的地雷?隻須多踩兩個濟泉郡地雷,賀路千就會迅速被民願削弱到低於49戰,進而回到對鬼怪束手無策的窘迫。

還是先穩一波吧。

安全才是第一位。

沒了安全,什麼都是虛的。

等輿論宣傳策略切切實實降低了民願懲戒之後,再繼續向應京、洛州、京師等方向擴張吧。

於是,將濟泉郡納入版圖之後,賀路千主動停止了空獄門勢如破竹的擴張。

當然,停止擴張不等於專攻為守乃至消極防守。炐朝集結官兵,試著圍剿濟州時,賀路千次次都毫不猶豫出擊,一邊刷經驗繼續強化,一邊間接展現他的下第一實力,打的炐朝官兵隻敢在洛州和京師方向結寨自保。

強勢擊退炐朝官兵第一波圍剿後,腦袋有恙的炐朝皇帝似乎遲遲明白了自己的可笑,連忙亡羊補牢派出新的和談隊伍。但炐朝皇帝仍然吝嗇,不肯財貨賠償,也不肯額外割地,隻願意承認既有現實心態晉封賀路千為濟王(濟州之王)。

賀路千卻已懶得和炐朝皇帝廢話,直接命令傀儡內閣首輔喬南成宣布,濟州及燕州鐵山郡從此脫離炐朝。

經過傀儡共和內閣討論,大家投票決定以空獄門的空字為名,在濟州建立空國。

礙於民願詛咒和實力回落,賀路千索性把精力轉移到濟州的內政建設,將空獄門總部及共和內閣陸續搬到地理形勢更好的濟泉郡。當然,賀路千主要躲在幕後控製空國的發展規劃,閑暇時則利用俠客機動優勢遊曆各郡各縣,不斷懲惡揚善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