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南成曉得自己不被祁鎮接受,又注定不可能得到炐朝寬容,索性把未來希望寄托在空獄門或者賀路千。空獄門接管燕來郡以來,喬南成成績斐然,又非常聽話,讓往東不往西;又非常機靈,一些賀路千都覺得棘手的瑣事,竟能被他三下五除二料理。賀路千覺得喬南成是一位野心有限的能吏,遂把提拔到內閣首輔第一傀儡高位。
隆慶二年二月中旬,喬南成領導的傀儡內閣,開始試著運行。
然而,等級4民願依舊停在賀路千身上。
賀路千疑惑翻閱相關資料,輔助他對民願的感知,隱隱發現了民願的局限。
世人對官氣詛咒眾所周知,卻從未出現過“皇帝看哪位俠客不順眼,就賞賜他一品官職詛咒他”的事例。而且,即使皇帝當真這樣做了,官氣詛咒也不會生效。為何如此呢?卻是民願世界規則講究責任和義務,隻有俠客真心實意接受官職任命,並被炐朝百姓視作某某官,官氣詛咒才會發揮作用。
民願世界規則的核心,不在於皇帝任命,而在於民心所思所想。
俠客拒絕皇帝任命,炐朝百姓不把皇帝的任命當回事兒,也沒有實質感受到俠客的統治,官氣詛咒就不會纏繞俠客。
反過來,即使安州孟定海、燕州梁沒有官職在身,當他們深入參與炐朝的權力分配,當他們推行的政策廣為人知,當炐朝百姓在心裏把他們視作不是官員的官員,官氣詛咒就會順著炐朝百姓的民願尋到安州孟定海、燕州梁。
賀路千的困境,也是這樣。
傀儡內閣,並不能無條件轉移民願詛咒。
想擺脫民願削弱,必須啟動輿論宣傳機器,讓燕來郡百姓及燕州沿海百姓徹底忘掉賀路千的存在。當炐朝百姓從心底深處相信傀儡內閣是新郡守、新刺史、新國王、新皇帝,當炐朝百姓從心底深處相信賀路千是一位事了拂衣去的俠客,針對賀路千的民願削弱才能徹底散去。
門閥江湖或許沒有係統化認知民願世界規則,但他們卻憑經驗走上了這條道路。
以嶽山派為例,他們不僅極致追求精英教育,還盡己所能地與世俗官府脫離關係。遇到民政瑣事,嶽山派全都推給官府或當地門派、幫派處置;嶽山派弟子幹涉官府及地方勢力時,也往往行俠仗義為藉口,且“事了拂衣去”。
凡此種種,嶽山派留給世人的印象,便是:厭倦廟堂的俠客、心存正義的俠客。絕大多數炐朝百姓不覺得他們是官員,所有即使存在民願削弱,也可以控製在極低的水平。
所以,民願世界規則的核心,不在於你到底是不是官員,而在於百姓是否真心相信你是不是官員。
相信你是,你不是官,也是官。
相信你不是,哪怕你在幕後總管炐朝兩京十三州所有軍政大權,也不被百姓當作官員,進而從容規避民願詛咒懲罰。
關鍵是相信與否。
而相信與否的關鍵,顯然在於輿論宣傳。
賀路千理清了民願世界規則的局限,不禁啞然失笑:“難怪門閥世家畏懼有形的鬼怪而不害怕無形的民心,原來民願、民怨全靠一張嘴宣傳啊。隻要輿論戰玩的好,魔頭變成偉人,偉人變成魔頭。炐朝太祖鍾群生如果真有魔教宣傳的那樣好,他的汙名化、惡名化、庸俗化,肯定是因為在輿論戰場上的大潰敗吧。”
“還有什麼‘鬼怪不長壽’‘惡降劫雷,善賜生機’法,真相也都是輿論戰對民心或者民願世界規則的扭曲吧。當李鳳瑤等複仇厲鬼被汙名化、惡名化,當寧津縣百姓把李鳳瑤當作惡鬼仇視,她自然而然就會走向消亡。”
“鬼怪轉化成鬼仙,真相估計也是輿論宣傳戰對民願世界規則的扭曲。當李鳳瑤等複仇厲鬼被神聖化、神仙化,當燕來郡百姓把李鳳瑤當作庇護一方的善神,她自然而然變成人人敬拜的鬼仙。”
後續實驗,驗證了賀路千的結果。
當賀路千啟動空獄門宣傳機器,把自己宣傳為“一怒拔刀,功成身退”的俠客;當喬南成領著內閣成員、國會成員,頻頻走訪各縣各鎮各村,委婉解釋空獄門將會演化成玄嶽派、賀路千將會成為玄嶽派開山祖師那樣的亂世巨俠,民願詛咒意料之中開始緩慢降低。
雖然不能迅速地由等級4降低到等級乃至清零,賀路千卻能敏銳感覺到民願的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