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3年的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地進行著……
美國伯利漢城的陸軍醫院裏,2500張病床床位早已人滿為患,到處躺著受傷的病號,他們大都是槍傷、炸傷或燒傷,缺臂少腿慘不忍睹,甚至連窗外的走廊裏也擠滿了傷痕累累的病員。在這彌漫著死亡氣息的醫院裏,醫生們愁腸百結,心如刀絞。因為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正值壯年的小夥子遭受無情的細菌感染卻無能為力——這些等待死神降臨的士兵被送來之前,傷口幾乎全部感染,病菌吞噬著肌肉,侵入骨骼,侵入血液。病人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而醫生卻束手無策。盡管他們已經用了當時最好的消炎藥——磺胺,但這種藥會大量殺傷人體的白血球,使病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加快病人的死亡。
這天,陸軍醫院的院長辦公室來了一個個子高高的青年醫生,他自稱帶來一小瓶淡黃色的粉末,自稱這就是能讓傷員起死回生的“神藥”。院長盡管半信半疑,可是麵對這些即將被死神擄走的可憐傷員,此時再無其他辦法可救了。於是,他就選了49名已被判“死刑”的傷員來試試看。誰知道在注射了這種藥後,其中42名傷員居然退燒康複了。院長又把這種藥用於患有骨髓炎、腦膜炎、血液中毒等病人的治療,結果受治療的209人就有206人活了下來,並很快出院。這真是一個奇跡!院長欣喜若狂,他握著青年醫生的手說:“年輕人,您的‘神藥’真是瘟病的克星啊!”
其實,這種“神藥”的名字叫青黴素,當時叫“盤尼西林”。它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項截然對立的發明:科學家發明和研製出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殺人武器——原子彈,又研製出了最有效的救命良藥——青黴素。
青黴素的發明者英國人亞曆山大.弗萊明於1881年出生在蘇格蘭的洛克菲爾德,後來成為英國著名細菌學家。他在倫敦聖瑪麗醫院醫學院畢業之後,從事免疫現象及其原因方麵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弗萊明成為軍醫,開始研究傷口感染,發現很多消毒劑對人體細胞的傷害比殺菌的力量還大,明白醫療上需要一種既能殺菌,又不傷害人體細胞的物質。戰後,弗萊明回到聖瑪麗醫院工作。
弗萊明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不喜歡高談闊論,隻知默默無聞地工作,起初人們並不重視他。他在聖瑪麗醫院實驗室工作時,那裏許多人當麵叫他小弗萊,背後則嘲笑他,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蘇格蘭老古董”。說到這,這裏還有這樣一件趣事。
有一天,實驗室主任賴特爵士主持例行的業務討論會。一些實驗工作人員口若懸河,嘩眾取寵,唯獨弗萊明一直沉默不語。賴特爵士轉過頭來問道:“小弗萊,你有什麼看法呢?”
“做。”弗萊明隻說了一個字。他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不著邊際地誇誇其談,不如立即恢複實驗。
到了下午5點鍾,賴特爵士又問他:“小弗萊,你現在有什麼意見要發表嗎?”
“茶。”原來,喝茶的時間到了。
這一天,弗萊明在實驗室裏就隻說了這兩個字。
1922年,弗萊明在進行研究時發現一種由黏膜和淚水組成的東西,對人體細胞無害,能殺死某些細菌,但遺憾的是它能殺死的那些細菌對人體是無害的。因此,這個發現雖然很有趣,但卻沒有多大意義。
1928年,47歲的弗萊明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偉大發現。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推門走進實驗室,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一夜間細菌的生長情況。他將一個個小碟子狀的培養皿取出來,仔細觀察,發現有一隻培養皿裏的葡萄球菌培養基發了黴,長出一團青綠色的黴花。青黴是一種黴菌,借孢子繁殖。可能是弗萊明不小心,讓空氣中青黴的孢子飛到了他的細菌培養基上。這是實驗室裏常有的事,細菌被別的菌種汙染後,培養皿上通常又會長出別的菌種。看來,這一碟汙染過的菌是不能用了,應該倒掉,重新培養。弗萊明站起身來,準備將這些可惡又可憐的葡萄球菌刮入垃圾筒裏去。但就在此刻,弗萊明轉念一想,“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麼細菌總是汙染我的培養皿,破壞我的實驗?”於是他就拿起放大鏡仔細檢查起來。誰知道這一觀察不要緊,弗萊明很快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青黴菌落周圍,原來成片生長著的葡萄球菌菌落,現在都死亡了,這是為什麼呢?按一般生物學家的解釋,這是因為新菌奪去了培養皿上的養分,舊菌自然餓死。可是弗萊明不願沿襲這個傳統觀點,他想弄清這團青黴菌是怎樣“打敗”葡萄球菌的。
絲毫不敢耽誤時機的弗萊明將黴菌培養液仔細過濾。然後,把一滴過濾液滴進一隻滿是葡萄球菌的小碟,幾個小時後,小碟的葡萄球菌全被殺死了。
弗萊明高興極了,為了進一步驗證青黴素的殺菌作用,他和助手做了大量實驗。他們用肉湯培養青黴菌,讓青黴大量繁殖,然後把肉湯過濾,得到了一種澄清的濾液。並連連吩咐助手們趕快再製一點過濾液來。他們將過濾液稀釋到各種濃度,試驗於各種細菌。經過試驗,這種濾液當濃度為1%時就足以殺死鏈狀球菌;到1/300時還可能阻止葡萄球菌的生殖;到1/800時,還可殺滅肺炎球菌。然後,弗萊明又找來一隻家兔和一隻白鼠,在它們的耳朵上和腹內分別注射了濾液,為的是驗證這種菌對動物有沒有毒性。結果出來了:家兔和白鼠並無一點不良反應。他又在人的血液內混上一點青黴素,結果也證明:這種菌對白血球並無殺傷作用。能殺死細菌而對動物體無害,這不正是千百年來人類苦苦尋找的靈丹妙藥嗎?病菌是可以由其他菌來對抗的,這便是抗菌素,弗萊明把這個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抗菌素命名為青黴素。可以想象,對於飽受傳染病之苦的人們,青黴素該是一種怎樣巨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