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大漢未滅的希望(1 / 3)

天地茫茫一片,隻剩下我一人在這亂世中飄零。大漢,絕對不能交到有心人的手裏,我沒保護好伯理,所以我一定要保護伯和。因為我是安榮公主,是大漢的安榮公主,我就有責任保護大漢,直到大漢真正滅亡的那一天!

這是一個女孩發自內心的聲音,這是一個女孩在經曆生死之劫後許下的承諾。也就是這個女孩,將自己一生奉獻給大漢!

東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大漢皇帝劉誌懵,諡號漢桓帝。由於桓帝荒淫無度,又膝下無子,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便推舉河間王劉開的曾孫劉宏繼位,改元建寧。此時劉宏年僅十二歲,於是便讓桓帝竇皇後垂簾聽政。竇皇後將劉宏當親生兒子對待,群臣便立竇皇後為太後,掌管六宮。

東漢建寧元年五月,洛陽西街,大將軍府。

一個身著銀色戰甲的將軍站在正堂上,他有著英偉的麵容,加上深綠色的披風,一雙炯炯有神的深褐色眼眸,濃密的胡子,雖已年過四十,仍能映襯出他年輕時的光輝。

這個將軍,就是竇武。滿懷理想壯誌的竇武,誓死效忠大漢的竇武。

在竇武身旁的是一個容光煥發的中年男子,他也年過四十,官居太傅。他頭發挽成一個發髻,用青色發帶係著。他身著土黃色織錦長袍,腳穿黑色長筒靴,犀利的眼眸露出對世道的無奈。他,就是陳蕃。

在陳蕃身後還站著兩個人,他們一身文官打扮,使得這將軍府散發出一絲生氣。這兩個人,一個名叫李膺,一個名叫杜密。

竇武抽出隨身佩劍,這劍銀光凜凜,劍柄刻著“安榮”兩字。

隻聽得竇武輕聲說道:“這次你們來訪,共議除掉宦官之計,竇某深感欣慰!”

陳蕃上前拱手道:“大將軍……先皇已懵,新帝登基,百廢待興,加上宦官日益猖獗,太後性妒,先皇懵時她曾提劍殺了六宮所有妃嬪……而皇上年幼,對太後甚是依賴,要除掉宦官,避免黨錮之禍再起,有必要利用太後來控製皇上,掌握主動權。”

“妙兒……”竇武緊握安榮劍,手指甲幾乎要陷入肉裏:“妙兒是我女兒,隻怕到時候若她犧牲了,我到九泉之下該如何麵對她?”

“大將軍……”李膺一拍桌案,吼道:“大丈夫豈能為親情而葬送大漢命運?要知道,大漢的未來,可是掌握在我們手裏!現在人們都認為,新帝重用我們,宦官再也不會囂張起來,那麼太平之日已經到來……真是一群無知的愚民!宦官日益跋扈,黨錮之禍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大將軍您忍心將大漢葬送在一女人手裏嗎?真是紅顏禍水啊!”李膺說到最後長長歎息了一下。

竇武使勁搖了搖頭:“若她妨礙到我們的計劃,隻好犧牲她了……”

“無論如何,大將軍是我和李膺的恩人,隻要是大將軍的吩咐,我們定盡全力完成!”杜密忍不住插話。

李膺瞟了一眼杜密,想起昔日黨錮之禍,竇武和陳蕃聯合上書保護自己和杜密,他深知杜密為官清正廉潔,執法嚴明,絕不徇私,知人善任。自己因此和杜密成為莫逆之交。隻是杜密這個人,向來看不起女人,因此他到現在都未娶妻,甚至從未碰過女人。

李膺緩緩道:“周甫深明大義,皇上有像你這樣的人輔佐,還愁天下不太平麼?”

杜密一揮手,不屑地道:“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哈哈哈……”大將軍府裏傳來陣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