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伴鬼嚎.
淡淡的紅月下,是一片血染的殺戮.慘絕人寰的悲喊聲直衝雲霄,聽起來那麼毛骨悚然.
臨安城內血流成河,遍野屍骸,更令人慘不忍睹.
這偌大的城郭,堅磐的壁垣,百年的帝都,霎時間成為來自白山黑水間的野蠻民族---女真人,肆意戕燒奸掠的“屠宰樂園”。
最後一批五千人的重甲女真騎兵,正星雲密布般羅列在城門前,徐徐進城.繼續著他們的最終使命---屠城!
這是繼‘靖康‘事件後,金兵的第二次南下.當時金人攜帶北歸的戰利品中,除了難以量計的金銀財寶,棉帛綢淩,古玩儀器外,還有皇族中幾乎所有的皇子,帝姬,和宗室.可其中最令大宋子民汗顏的,卻是當朝的老少官家:宋徽宗和宋欽宗.他們也成為了虜人的階下之囚.
這些平時享盡人間極樂的皇室貴胄,在金軍營中吃盡了平生想都沒有想過的虐待與恥辱。
除了兩位官家尚能享受一點“優待”,保留一點尊嚴外,金軍的將領對其他趙姓貴族,王公大臣,隨從宮女們是想打就打,想殺就殺,視生命如草芥,而後宮平時嬌生慣養的嬪妃,帝姬,宗姬,命婦等佳麗,也由金國統帥將領們相繼分刮,過著禽獸不如的“母狗”生活。
此次金人南下的兵力比靖康時更為強盛,幾乎是傾巢而出.大兵分為三路,東路由“三太子”完顏訛裏朵,和元帥左監軍完顏撻懶統率,直下京東。西路由完顏婁室和完顏撒離喝率領,攻打陝西。中路由”大太子“完顏粘罕和元帥右監軍完顏穀神指揮,進犯京西。
南朝的新官家宋高宗趙構,得知消息後,便遠赴明州,乘船南下,藏身於煙濤微茫的東海.
金國三軍一路上摧枯拉朽,幾乎沒有遇上任何抵禦,一直打到了臨安.
此時的臨安已沒有大宋的駐兵,士兵們四散奔逃,隻留下了無辜可憐的百姓.
有五人五馬,靜靜的佇立在二十裏外的黑林中,透過稀疏的林木,凝視著臨安狼火,同時淌下了熱淚。
這五人均是來自各地義軍的首領,有洞庭義軍的鍾相,妻子節三娘,貴溪王宗石,福建範汝,南劍州餘汝霖。他們五人既是闖蕩江湖的好漢,亦是好友,常有書信往來,為了抵抗虜馬的入侵,反對朝廷的壓迫,被迫聚眾起義,因怕分戰勢弱,決定相聚在臨安,推舉出有才德威信的盟主,以便號令群雄,共圖大事。
對於盟主為誰的擇選,他們不約而同想起兩人,一位是當朝的宰相李綱,其人虛懷納士,壯誌雄心,若能受命於他,死也甘願。另一位便是戰功赫赫,萬人敬仰的老將宗澤,何況他也有聯合河北,河東義軍共破金兵的先例。
可惜時勢蹉跎,世事盡不如人意,由於連年戰亂,信息閉塞的關係,直到李綱被罷相百天後,他們才得知了消息,心裏不禁歎惜不已。隻好把希望寄托在老將宗澤一人身上,誰想在披星趕月的途中,又聽到了宗澤病逝的噩耗.眾人頓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
因鍾相夫婦所在的湖湘洞庭,距臨安最近,他們倆便先趕至城內張羅,準備迎接另三位好漢。哪知鍾相夫婦在剛到臨安的第三天,城裏就傳遍了杜充在建康投降金軍的流言,百姓們頓時就炸開了鍋.
失去了建康與長江的屏蔽,臨安再無險可守,頃刻之間,城門附近便擠滿了流竄奔逃的百姓。
鍾相夫婦也感到時局不妙,但為了信守與眾首領的約定,他們決定留下來,待約期過後,再走不遲。
其後的五天裏,除了路程最遠的王宗石外,另兩位首領已陸續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