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GSM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簡述(一)(1 / 1)

1.1 移動通信的特點

為了解決鄰道幹擾,在移動通信設備中使用自動功率控製電路。當移動台靠近基站時,係統發射控製功率等級電平指令降低:而與基站距離拉遠時,則提升其發射功率,由此來削弱抑製鄰道幹擾。

1.1.2同頻幹擾

同頻幹擾是指相同載波頻率發射台之間的幹擾,它是蜂窩式移動通信固有的,類似電視技術中的同頻幹擾。由於蜂窩係統的各個服務區可以重複使用相同載頻,因此移動通信在組建網絡時,應作統一全麵的規劃。

1.1.3移動通信的多普勒效應

當運動物體達到某一速度時,固定接收台接收的信道載波頻率會隨速度變化發生頻移,這種現象為多普勒效應。

例如:衛星移動通信、衛星在發射前發射機載頻,但發射後從太空傳送到地麵的載頻會變成;基於衛星速度不斷變化,根據上式五隨著變化,使得地麵接收端得到的載頻不斷變化,要接收到從衛星上發送來的信道,接收機的頻率必須同步跟蹤。這樣導致鎖相環技術的崛起,實際上衛星地麵站就是一套大型的鎖相環接收和發射係統。

鑒於數字鎖相電路的頻率跟蹤特性和窄帶特性,目前流行GSM移動電話都毫不例外的引入了數字PLL鎖相技術,以解決溫度、電壓等各種物理參量變化引起的頻率漂移。

1.1.4用戶的移動性

由於是移動通信,那麼通信的雙方(至少一方)位置就不會固定在某一個方位,用戶會因實際工作的需要隨時隨地移動聯係位置。加上發射機在未通話期問處於關閉狀態,又沒有一條專用話音信道配備給移動電話機,因此為了實現可靠有效的通信,這就要求移動電話設備必須具有位置登記、越區切換以及漫遊訪問等各類跟蹤交換技術。

1.2GSM移動通信係統組成

1.2.1GSM移動通信的發展

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源於1982年,由歐洲的電信聯靜設畝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著手歐洲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的製式標準研究;到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各國通信公司開始製造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並進入商用GSM業務:90年代中期,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覆蓋全歐洲、並向全球滲透。現今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采用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標準,因此GSM係統又稱為全球移動通信係統。

GSM作為一種國際公共標準,因此在係統覆蓋的世界各國之間漫遊都是全自動的,用戶可以在整個GSM服務區域使用移動電話;GSM提供的業務範圍很廣,其中包括高速數據通信、傳真、短信息業務以及互聯網等。

1.2.2GSM通信係統主要技術參數

GSM通信係統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頻段-GSM:

移動台MS-基地台BS;

890MHz~915MHz;

基地台BS-移動台MS;

935MHz~960MHz。

(2)頻段-DCS:

移動台MS-基地台BS:1710MHz~1785MHz;

基地台BS-移動台MS:1805MHz~1880MHz。

(3)雙工方式:頻分雙工FDD。

(4)載波間隔:20kHz。

(5)接入方式:時分多址TDMA8時隙/200kHz。

(6)調製方式:高斯濾波最大移頻鍵控GMSK調製。

(7)發射方式:跳頻速率217跳/s:跳頻周期(TDMA幀長)5.515ms。

(8)信息傳輸速率:22.8kbit/s。

(9)符號傳輸速率:270.833kbit/s。

(10)語音編碼:13kbit/s規律脈衝激勵、具有長期預測的。

(11)數據速率:全速9.6kbit/s;半速4.8k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