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劫緣(1 / 3)

“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子臨手中書卷輕合,隻見“太上老君內觀經”幾個字映入眼簾。

緩緩起身,推開窗,秋葉飄零,映著斜陽,地上似乎染上一層金色。有些暗的內室頓時亮堂起來。

轉過牆,出了門,消瘦的他緊了緊身上的衣服,似乎有些不勝秋涼,使勁搓搓臉,過度的蒼白隨著動作有些紅暈,雙眼無力,周邊的黑眼圈還帶著點青色。

這院外是一片成林翠竹,不時有風吹過,竹子隨著搖擺,子臨看了看天色,夕陽正紅,漫天霞光,這無不預示著明天是個好日子。

“明天天氣不錯,算算時間,也該去了……”子臨自語道。說完,他似乎沉浸在回憶裏,眼睛有些失神。

那是兩年前的事了。

同樣是一個紅霞漫天的傍晚,子臨和往常一樣,悠哉悠哉地來到了附近的白雲觀。說起這白雲觀可不簡單,此觀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位於北京西便門外,其前身係唐代的天長觀,據傳是唐玄宗為“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成此觀。

子臨並不是附近人士,隻因有點私事才在這裏待了一月,這點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閑暇時間倒也夠他把這白雲觀遊個大概。

他信步由心,隨意走動,不知不覺間便到了窩風橋,上了橋頭,迎麵走來了一個黑衣道人。

道觀自然有道人,這本是平常事,子臨微一拱手,兩人笑著讓開了路。本已擦肩而過,走開了幾步,不料那道人又轉身走了過來,打個稽首,道,“貧道有禮了,不知小兄弟有空閑嗎?可否陪貧道嘮叨幾句。”

子臨雖覺有些詫異,但很快反應過來,“無妨無妨,反正也是閑著,就陪道長坐坐。”言語之間,他細瞧這位道人。一身黑色道袍,身姿挺拔,大約不惑之年,幾縷胡須飄著,倒也有點傳說中的仙風道骨,尤其一雙眼睛甚是清亮。

那道人輕輕一笑,也不答話,伸手引著子臨就近坐了下來。

“不知小兄弟近來可是百事不順?心頭上火,多有急躁?”黑衣道長收斂笑意,鄭重問道。

子臨稍微有點懵,不過心裏倒是有些驚訝,“道長怎麼知道?”顯然被說中了。

道人臉色越發嚴肅,“那是不是經常半夜無故驚醒,同時伴有氣虛乏力,四肢發冷?”

子臨聽到這裏,加上這道人一臉肅容,心下一沉,“正是如此,不知道長如何知曉?”

道長出了口長氣,“依貧道觀之,小兄弟恐有禍事啊!”

一聽這話,子臨倒是笑了,“道長這話說的有點過了吧,按您所說,應是身體上的毛病,怎麼還牽扯到莫須有的禍事上了,這話可不太吉利啊。”

那道人聽了也不已為意,繼續道,“觀你命宮低陷,想來生活較為艱苦,人事孤獨,這也罷了,問題不大,可你命宮隱有青黑之色,正是驚恐禍事潛藏之兆,當應在兩年之後,隻是……”盡管對此事不以為然,但聽到這裏,子臨也有點心虛,遂接口道,“隻是什麼,道長一口氣說了便是,切莫藏藏掩掩,徒叫人心慌。”

道長搖了搖頭,止住了子臨的話頭,說:“看著禍事潛藏,早已危及性命,但不知什麼緣故卻又暗藏生機,一身死氣生機俱旺,著實讓我難解,可能是我本領不夠,難解奇妙而已。不過你現在也不太信我,這樣,”道長說著隨身拿出一張符來,“此次回去,你這毛病肯定愈演愈烈,這張護身符贈你,多少還起點用。”

子臨見此倒有些不好意思,起身接了符,“長者賜,不敢辭,我會貼身藏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