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3)

七月十五又稱為鬼節,傳聞是地獄之門大開的日子。

山外山,終年似真似幻,雲霧繚繞,卻又清幽寂靜,如天雨洗滌過的山林。

白雲悠悠紫氣飄逸,真個是人間仙境。

傳聞,出此山外山,世間無地獄,三界六道中,常以九天十地第十九獄稱之,且不管傳聞如何,今夜的此處卻與以往有了些許不同。

夜,圓月,明亮的圓月在此處變了顏色,今夜的圓月竟是血一般的紅,紅的淒美,紅的慘淡。

此時的這裏,一改往日寧靜的氣息,當紅月升起來的時候,這裏立刻變幻了一副摸樣,但見此間似銀河決堤天河倒卷,雷鳴不止,條條雷柱似一道道來自天外的飛瀑,又如天外垂下的星雲鎖鏈,上窮碧落下至黃泉,似天網般將這一片天地牢牢鎖住,此處的大地在顫抖,空氣在燃燒,天血雨,神鬼哭,這裏的天地好似重回了洪荒,一幅末日景象。

風緊雨急,血月依然在,驀地,一道影跡自雷柱中閃現,其狀似人似鬼,身著玄衣,冰冷的眸子漠視著天地,萬千雷柱盡數落於此人身上,仿似此人犯下了天地間所有的過錯已罪不容誅。隻是這道道如水桶粗的雷柱一落其身竟無了蹤跡,仿似此處如天地歸墟一般。

詭異,神秘。

此刻,這人就這麼靜靜的立於虛空之中,任憑千萬雷柱臨身,兀自巍然不動,雙眸開合之間,已觀盡三界六道八荒六合,整個人宛然帝王一般俯視著自己的王國。

他靜立不動,有人卻在動。

不知何時,道道人影自四方雲聚,這些人中釋道儒、三教九流什麼都有,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強悍恐怖的氣息,其無一不是名動一方的人物。他們本來是不會聚在一起的,此刻聚集,隻是因為此人。

這些人聚在此處,形成的光幕就連天上的雨滴都形成了一道遮天大傘落向別處。

“主上!”人群中走出一個書生摸樣的人來,此人羽扇綸巾儒雅之氣溢於言表,手中一把墨綠的折扇已停止了搖動。

“書恨”玄衣中年人邁出一步,隻一步,竟似憑空挪移一般,已出了雷柱,已出現在儒衫人前方八尺之處,隻是方才立身之處,空間已是坍塌破碎,已如歸墟,萬千雷柱自此處隱沒。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滿是訝異,有些人緊了緊兵刃,他們突然覺得冷了許多。

“主上,您還記得我,”名叫書恨的書生身體竟有了些許顫抖,言語中已是哽咽。

“你來了”玄衣人道。

“弟兄們守候在此,如今終於……”

不待書恨說完,玄衣人淡淡的道。“一別多年,都還好吧?”玄衣中年人隻靜靜的站著,不怒自威。

“主上,這是弟兄們用千年時間凝聚的天地元氣珠,以助您恢複功力”人群在靜寂了數息時間之後,又走出一人,此人獐頭鼠目,一身褐色衣衫,手握雙環,此環為諸天無情環,巴掌大小的雙環散發的絲絲墨霧聚而不散,這是采集自九幽絕域的無情河水,專汙法寶元神,卻又有形無質飄忽不定極其詭異,令人防不勝防,真個是偷襲暗殺的必備良器,此人本就慣於偷襲。

看到此人,玄衣人雙目微眯,雙眉不自然地緊鎖,心中歎息了一聲。

隨手接過一顆龍眼大小散發著五彩氤氳霞光的圓珠,此珠圓滾滾猶如活物,“五彩補天石”玄衣人訝然失色,又道:“也隻有此物才能聚集無數天地元氣。”

這時候五彩的珠子中竟有一道烏光隱隱閃現,似毒龍潛伏隨時擇人而噬。

“這,傳聞此物乃是……”突然間那顆玄珠中竟有一物飛出,其速甚快,瞬息之間竟沒於玄衣人體內,玄衣人似想起了什麼,臉色頓時一變,大喝一聲:“段義,你這是作甚。”聲音滾滾,眾人無不驚退,而後此人默運玄功來化解方才那道烏光以及烏光中隱藏的那件物事。隻是不曾想,一身的元氣竟如江河決堤般滾滾彙入此珠,而那烏光不停的吞噬其筋脈血氣,此人強忍怒意雙手連連劃動,各種玄妙的法訣一一使出,一瞬間玄奧的意念充塞著整個虛空……

“這是不動印”一老人道。

“無畏印,降魔印”一大和尚道。

“芥子須彌印,無量虛空勁”一塵道人手握拂塵,突然驚呼。

“寂滅輪回術,往生無生訣”一和尚驚呼.

“這不是你們蓮花寺失傳已久的紅蓮劫麼”一老人對著足下生蓮的老和尚道。

一道聲音在大紅袈裟的胖大和尚身邊響起:“善哉善哉,正是”。

大和尚略有怪異的道“本寺失傳久遠的神功寶典,你是怎麼認出的”隻是身邊哪裏有半個人影。

“這是貴門的……”

眾人齊齊變了顏色;“數千年前,數千年前……那時好多門派典籍被毀,傳承斷絕,沒想到此人居然能使出這麼多失傳已久的玄功……”一儒衫之人搖著頭,無限唏噓的道。

此人話語落地,人群頓時猶如炸開了鍋。

“據典籍記載,千年前有一背信棄義大惡之人,妄圖竊取造化,後毀人山門斷其根本,收藏典籍,網羅天下高手,還道貌岸然的說是為了萬法歸一,聚天下智創作無上寶典…”

“莫非就是此人”

“應該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