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穿莊家的對敲迷局
一般來說,對敲主要是為了製造無中生有的成交量以及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法,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雖然對敲的方式有很多,但歸結起來莊家對敲的常見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建倉階段
莊家在建倉階段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較低的價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的形態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較大的買家在積極吸納。之後,出現成交量較大的並且較長的陰線回調,而陰線往往是由於莊家大手筆對敲打壓股價形成的。
2.拉升階段
以大幅度拉抬股價為目的對敲,一般是莊家在基本完成建倉過程之後的常用手法。在莊家基本完成建倉過程之後,股票價格往往會以很快的速度上揚,以巨量長陽甚至是以跳空缺口來突破層層阻力,往往以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大買家紛紛搶盤的假象,提升其他持股者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使籌碼鎖定更牢,股價能夠比較輕鬆地拉抬起來。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不可能像吸籌時再投入更多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一般來說,這個時期盤麵特點表現為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易成交,而單筆成交量明顯放大並且比較有節奏。事實上如果投資者在這個時期表現得果斷一點,買到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股票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3.震倉階段
當股票價格被拉抬到較高的位置之後,外圍跟風盤的獲利已經比較豐厚。莊家隨時有可能在繼續拉抬過程中兌現出局。為了減少進一步拉抬股價的壓力,莊家一般會采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這個時候從盤口看在盤中震蕩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上下大幅度波動,這往往是莊家為了控製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製股票價格造成的。其實也是莊家通過大手筆對敲,故意造成股價劇烈震蕩,散戶以為大資金正在出貨,於是,盈利者立馬落袋為安,套牢者匆忙止損出局。
4.出貨階段
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某隻股票的利好消息會及時以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傳播,股評分析也都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事實上這個時候莊家已經開始準備大手筆對敲出貨。如果投資者能夠認真觀察分析盤麵上顯示的數據,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往往是盤麵上出現的賣二甚至賣三上成交較大手筆,而投資者並沒有看到賣二或者賣三上有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買二甚至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是減小了。事實上,這往往是莊家運用比較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是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也就是市場中常說的所謂“吃上家喂下家”,散戶吃進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單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5.反彈階段
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出貨之後,股票的價格有了一定的下跌幅度,許多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紛紛套牢,拋盤開始減輕,而且這個時候的市場成交量明顯萎縮。除此之外,莊家往往會不失時機地找機會,以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但是這時的莊家已經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賣力,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也就是說,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其實隻是適當的拉高股價,為莊家手中持有的最後籌碼可以賣個好價錢創造機會。
看盤精要
總而言之,如果想要把握莊家的對敲迷局,投資者需要結合大盤情況和個股的價位以及消息麵等情況進行綜合了解,並且對其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和具體分析。事實上,投資者如果能夠掌握對敲的方式並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跟上了莊家的節拍。在這種情形之下,投資者就可以耐心地等待莊家帶來的可觀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