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看盤初入門(1 / 2)

投資者進入股市後首先做的必修課就是看盤,因為股票投資者要想掌握股票市場的動向,就需要觀察分析股市行情的變化,也就是要學會看盤,隻有這樣才能為以後的買賣提供依據。本書根據投資者的需要,介紹了看盤的各個知識點和一些實戰操作技巧,包括看盤的基礎知識、K線看盤精要、成交量看盤精要、莊家運作的步驟等內容,也包括影響大盤趨勢的因素、盤口買賣點研判和風險識別與規避等內容。本書既適用於對盤麵操作不太熟練的新股民,也適用於有一定炒股經驗的老股民。

投資者在看盤時,首先對大盤趨勢應該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中國股市有齊漲齊跌的現象,就是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大多數個股都會跟著上漲;當大盤下跌的時候,大多數個股都會跟著下跌,個股與大盤密切相關。因此,要想做好個股就需要把握大盤趨勢。本書從投資者的需求出發,詳細介紹了影響大盤趨勢的各種因素,投資者在掌握了這些因素後,對大盤未來的走勢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眾所周知的是,在股市中獲利的手段就是低吸高拋,因此,了解股價波動是獲利的前提,而K線是股價波動最直接的反映。所以,投資者在看盤時,首先應關注的就是K線。本書詳細介紹了各種經典K線組合的實戰應用技巧,還介紹了K線的反轉形態及整理形態給出的買賣時機,讓投資者能快速掌握獲利的方法。

股價變化的本質就是股市資金的運動,因此成交量的分析就顯得異常重要。所以,投資者在看盤時,應著重關注量價關係。本書詳細介紹了量價關係以及應用,相信能給投資者不少幫助及啟示。

由於我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新興的證券市場,監管製度還不夠完善,這就導致很多機構或個人通過資金運作和消息、概念的配合來操縱股價,所以,投資者如果能夠從盤中的一些異動看出莊家的動向,對莊家的操作手法能夠了然於胸,那麼在股市中獲益就變得輕而易舉。本書詳細介紹了莊家的運作手段以及莊家在吸籌、震倉、拉升、出貨時在盤麵上的表現,讓投資者能夠清楚地看出莊家的操作手法,然後找出適合自己的跟莊策略,享受“坐轎子”的樂趣。

本書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兩個方麵:

內容豐富,實戰性強。

圖文並茂,條理清晰。

在編寫過程中,我借鑒了許許多多的知識和內容,參考了大量具有科學依據的文獻資料,在此,向相關的各位作者和編者表示感謝!同時,我一如既往地歡迎讀者給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我會和廣大讀者一起繼續為股票投資者奉獻自己的力量。

一、看盤常見術語

投資者看盤時常見的術語如下。

1.收盤價

收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2.開盤價

開盤價又稱開盤價,是指某種金融產品在證券或者期貨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3.最高價

最高價指的是股票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高價格。

4.最低價

最低價指的是股票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低價格。

5.最新價

最新價指的是剛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6.買入價

買入價指的是證券交易係統顯示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買進某種股票的價格,通常隻顯示最高買入價。對投資人來說,這是賣出參考價。

7.賣出價

賣出價指的是證券交易係統顯示的已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賣出某種股票的價格,通常隻顯示最低賣出價。對投資人來說,則是買入參考價。

8.買盤和賣盤

“買盤”表示以比市價高的價格進行委托買入,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外盤;“賣盤”表示以比市價低的價格進行委托賣出,並已經“主動成交”,代表內盤;以賣一價向上成交為外盤;以買一價向下成交為內盤,即場外資金進場接盤為“外”,場內資金外逃為“內”。

9.現手和總手

現手指的是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股票交易的最小單位是手,1手是100股。所以衡量交易量的大小時常用手數代替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