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小洛克菲勒感慨地說:“看來我以前的觀點太片麵了!”
洛克菲勒盯著兒子的臉說:“有關事業經營,其想法及大部分決定,總是重複不斷,大多已記述在各類書籍之中。如果你花一定的時間與耐力進行閱讀的話,跟從不讀書的同輩人比起來就會站在相當有利的起點上。”
“既然這樣,爸爸,您能給我介紹一些書嗎?”小洛克菲勒問。
“我會叫卡萊絲在你的房間裏做一個書架,在書架上擺上你進入商界,乃至能使你的個人生活方麵均受益無窮的書。
我還要向你贈送一句聖托馬斯·阿奎那的贈言:‘小心那些隻讀過一本書的人。’”
一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目標來選擇讀物是非常重要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好書方會使人受益。
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童年時被視為“低能兒”,隻上過三個月學便離開了學校。12歲那年,他當上了火車上的報童。火車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幾小時,他就抓緊時間到市裏最大的圖書館去讀書。不管刮風下雨,從不間斷。當時,他隨著興趣所至,任意在書海裏漫遊,碰到一本讀一本,既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
有一天,愛迪生正在埋頭讀書,一位先生走過來問:“你已讀了多少書啦?”愛迪生回答:“我讀了15英尺書了。”先生聽後笑道:“哪有這樣計算讀書的?你剛才讀的那本書,和現在讀的這本完全不同,你是根據什麼原則選擇書籍的呢?”愛迪生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是按書架上圖書的次序讀的。我想把這圖書館裏所有的書,一本接著一本都讀完。”先生認真地說:“你的誌向很遠大。不過如果沒有具體的目標,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這席話對愛迪生觸動很大,成為他確立學習方向的一個轉機。他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和專業目標,把讀書的範圍逐步歸攏到自然科學方麵,特別注重電學和機械學。定向讀書,終於使他掌握了係統而紮實的知識,成為偉大的科學發明家。
現代社會,可供我們的孩子讀的書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但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方方麵麵都去涉獵,一會兒文學,一會兒科學,一會兒曆史,一會兒自然,一會兒“進入”遠古時代,一會兒“走進”現代生活,這樣就會“搞昏了頭”,不可能什麼都很博學,在什麼領域都很有成就。因此,在讀書的時候也得好好地確定一個目標,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讀物,這樣才能踏踏實實地讀好書,從所讀的書中獲取有益於自己人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