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抗腫瘤藥(1 / 1)

(環磷酰胺——別嘌呤醇)

要點:同時應用環磷酰胺和別嘌呤醇,可增強前者的骨髓抑製作用。

有關藥物:其它烷化劑(氮芥、卡氮芥、環己亞硝腿等)與別嘌呤醇的相互影響還未見報道。

機理:別嘌呤醇影響肝微粒體酶係統,環磷酰胺經肝微粒體酶氧化,二者是否有內在聯係,還有待驗證。

建議:用烷化劑化療期間,常規應用別瞟呤醇預防高尿酸血症並不可取。同時應用上述兩種藥物時,應密切觀察有無骨髓抑製的體征(白細胞、血小板及全血細胞減少等)。

(卡氮芥——甲腈咪胍)

要點:臨床表明,甲腈咪胍和卡氮芥同用時,骨髓抑製作用相加。

有關藥物:其它抗腫瘤藥(環己亞硝脲和鏈脲黴素)與甲腈咪胍的作用是否相加,還未見報道。胃安太定與卡氮芥同用時,是否有類似相互影響,也不清楚。

機理:機製還不清楚。兩種藥物都有骨髓抑製特點,同用時作用相加。有人認為,甲腈咪胍可抑製卡氮芥的代謝。

建議:兩藥同用時,應密切觀察有無骨髓抑製發生。如有發生,應停用甲腈咪胍。

(甲氨蝶呤一阿斯西林)

要點:伺時應用甲氨蝶呤和阿司匹林,可導致遊離甲氨蠛時的血濃度升高,持續時間延長,有可能引起甲氨蝶嶺毒性。

有關藥物:根據藥動學推測,所有水楊酸類(膽堿水楊酸、水楊酰胺、水楊酸鈉)及其複方製劑都可與甲氧蝶呤發生相互影響。

機理:阿斯匹林與血漿蛋白有高親和力,在體外可置換與血漿蛋白結合的甲氨蝶呤。另外,甲氨蝶呤和阿斯匹林有共同的清除途徑,阿斯匹林可競爭性抑製甲氨蝶呤的清除,導致甲氨蝶呤血濃度升高,半衰期延長。

建議:接受甲氨蝶呤的病人,應避免給予阿斯匹林。已證明撲熱息痛不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可代替阿斯匹林。

(甲氨蝶呤——甲酰四氧葉酸)

要點:甲酰四氫葉酸可大大降低甲氨蝶呤的毒性。“甲酰四氫葉酸救援”期間,甲氨蝶呤的抗腫瘤作用基本不減弱。

機理: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拮抗劑,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阻斷葉酸代謝,從而抑製核酸合成。甲酰四氫葉酸是有活性的葉酸代謝物.它可繞過二氫葉酸還原酶供應四氫葉酸,而不受甲氨蝶呤的影響。

建議:肌肉或靜脈注射甲氨蝶呤後,再肌肉注射甲酰四氫葉酸,對某些疾病可獲得良好效果。兩藥應用的最適間隔時間是6小時或短於6小時。甲酰四氫葉酸的有效量為4~12毫克。連續應用甲酰四氫葉酸時,甲氨蝶呤用量可大於常用量(達600毫克/公斤)。

(甲氨蝶呤——丙磺舒)

要點:同時應用甲氨蝶呤和丙磺舒,可使前者血濃度明顯升高,24小時後的血濃度比對照組高2~3倍。腦脊液中的濃度也升高,但半賽碉不延長。

有關藥物:甲氨蝶呤和苯磺唑酮(另一種促尿酸排泄藥)之間也有可能發生類似相互影響。

機理:機製還不清楚。動物研究表明,丙磺舒抑製甲氦蝶呤經腎和膽汁的排泄。雖然在人體內主要是抑製腎排泄,但競爭血槳蛋白結合也可能起部分作用。

建議:上述兩種藥物同用時,應測定甲氧蝶呤血濃度。必要時將甲氨蝶呤減量。

(甲氨蝶呤——新黴素)

要點:研究表明,同時口服新黴素和甲氨蝶呤,可使後者吸收減少,曲線下麵積減少50%,72小時尿總徘泄量減少50%。

有關藥物:癌症患者同用巴龍黴素和甲籌蝶吟時,後者吸收減少麵~69鄰。據報道,另一口服氨基甙一卡那黴素可增加甲氧蝶昤的血娥度。據推測,非腸道用氦基甙類(丁胺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等)與坪籌蝶嶺不會發生類似相互影響。

機理:新黴素可使許多藥物極牧嚀齊,其對甲氨蝶呤的影響也可能起因於此。據報道,,巴龍黴素,也可引起吸收障礙(不良)綜食征。然而,卡那黴素的這種作用較弱。卡那黴素也可減少腸道菌群,從而減少甲氧蝶呤在腸填肉的降解。

建議:上述兩種藥物同用期間,應密切X見察病人,甲氨蝶呤的劑量需要增加;但與卡那黴素詞用時,甲氨蝶蹄需要減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