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借助患者的臨床症狀(一)(1 / 2)

第一節臨床檢驗項目的選取

一、概述

臨床工作中醫生常常需要借助患者的臨床症狀、體征、實驗室化驗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對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斷,那麼這些診斷方法的結果是否真實可靠呢?目前在日常診斷中可利用的臨床檢查項目已有成百上千項,並且每年都在增加相當數量的應用最新技術開展的檢測法,要想有效利用好這些臨床檢查項目,有必要將每個項目的特性進行客觀評價和比較,正確把握其在診療過程中的有效利用。

在對這些診斷方法進行評價時,通常將這些診斷方法稱為“診斷試驗”。廣義的診斷試驗包括了實驗室檢查、各種影像診斷、超聲波診斷及放射性核素檢查、纖維內鏡及病理學檢查等各種診斷檢查方法。

對診斷試驗評價可正確認識其臨床應用價值。臨床的診斷技術在不斷地發展,但是這些新的診斷技術和方法必須經過科學的評價,才能正確地應用於臨床實踐,以不斷提高診斷效率和水平。如癌胚抗原(CEA)開始應用於臨床時認為對結腸癌的診斷有很高的價值,但以後發現其他惡性腫瘤也有這種抗原,並且在非腫瘤的吸煙者中也有近20%的陽性率, 其臨床價值在開始報道時並非是作者的有意誇大,主要是因為缺乏科學的評價方法。

臨床上診斷試驗應用在多種場合:

(1)篩檢:在人群中進行篩檢主要是查找可疑患者,盡可能早發現患者。用於篩檢的診斷試驗應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試驗方法需簡便、價廉和安全,易為受檢查者所接受。

(2)診斷疾病:診斷假設建立以後,可能有幾個診斷,為了排除某病的可能性,需要選擇靈敏度高的試驗,此時,假陰性率降低,試驗陰性結果有助於排除診斷,如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時使用同側直腿抬高試驗(SLR),其靈敏度較高,為80%,而特異度低,為40%。要肯定該病的存在,則需要選擇特異度高的試驗,此時,假陽性率降低,試驗陽性結果有助於肯定診斷,如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時檢查對側SLR,其靈敏度很低,為0.25,但特異度高,為0.90。

(3)治療效果評價與隨訪:在評價治療效果及監測藥物不良反應時,需要診斷試驗的重複性好,即有較高的精密度。臨床醫生在對患者應用診斷試驗前,應首先考慮該項檢查對患者是否必要、該項檢查或試驗的結果是否會影響到對患者的治療, 患者的現有病情、已患疾病及已有的治療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近年,隨著循證醫學理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開始思考:哪些檢驗項目可提供最好的證據?這項檢驗項目結果是否真實可靠?檢測的結果是否可用於患者的醫療服務?而臨床流行病學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則是通過嚴格評價,在獲得最佳證據之後,去製訂檢驗項目組合的指南,為臨床醫師提供更好的實驗室診斷指標。

在選擇診斷試驗時應考慮到該診斷試驗的診斷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如何?實施時的費用、可行性、是否簡便安全舒適以及能改善患者最後結局的程度如何?在臨床應用中還需考慮該診斷試驗檢查時所需的時間及得到結果報告所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