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森林經營方案的編製
一、森林經營方案內容
簡述森林經營方案編製的依據,上級下達任務的要求,人員組織,工作過程及提交的主要成果等。
1.基本情況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林業生產建設、機構管理、人員構成與經濟效益等情況。
2.森林資源分析和評價
(1)現有森林資源基本情況,包括經營範圍內各類土地麵積和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和綠化程度;
(2)近年來森林資源消長變化情況;
(3)按林種、樹種、林齡分析森林資源的結構、分布及其特點;
(4)立地條件類型和林分生長類型的分布情況及林分質量分析;
(5))評價森林經營效果和總結森林經營經驗教訓。
3.森林經營方針、培育目標
(1)對場過去的經營方針進行評價,闡述今後森林經營方計;
(2)論述森林培育目標以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生產建設規模
(1)營林生產:包括更新造林、幼林撫育、撫育間伐、林分改造,以及種苗、護林防火設施建設總規模、速生豐產林和專用林基地建設規模;
(2)木材生產(含主伐及補充采伐)總量及產品的主要結構;
(3)林產品加工、綜合利用和多種經營主要產品的類型和產量;
(4)生產建設項目投資總規模。
5.森林采伐量
(1)各樹種主伐年齡,綜合輪伐期,主伐和補充采伐單位麵積蓄積量,出材率及生產消耗量;
(2)合理年采伐量確定的主要依據;
(3)木材年產量及結構,森林經營
(4)論述選擇森林經營類型的依據,計算各森林經營類型麵積比例;
(5)森林更新及宜林地造林總規模,樹種比例,培育目標,以及主要技術捎施;
(6)速生豐產林和專用林培育總規模,培育目標,以及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7)母樹林、種子園、苗圃的麵積,樹種安排,以及主要技術要求;
(8)撫育間伐各樹種的麵積、種類和方法,以及主要技術措施;
(9)林分改造的對象、麵積和方法,以及主要技術措施;
(10)竹林、經濟林、特用林、防護林主要管理措施和工作量;
(11)森林保護的主要任務,防火線、林道及其設備、設施的工程量和設備數量,森林保護的主要措施,森林防火線規劃圖。
6.來伐調查設計
(1)經營期內伐區配置,年度木材生產安排;
(2)采伐方式及比例;
(3)伐區生產工藝類型、工藝流程,各類工藝類型比例,伐區生產的主要技術捎施;機械化比例,機械設備選型及數量;
(4)作業製度,勞動組織,綜合勞動生產率;
(5)采伐剩餘物收集方式,計算收集量。運輸
(6)運輸類型的選擇,陸、水運比例及工作量,銜接方式;
(7)林道網布設的原則,道路等級、數量;
(8)運輸工藝安排:包括年運輸總量、平均運距,作業製度,木材流向,自營和專營運輸量比例,運輸設備選型和數量;
(9)林區道路自養工作量,道班設施和人員組織形式、數量。
7.木材倉貯。
(1)木材及其它物資倉貯吞吐量及貯存、調運方案;
(2)木材倉貯堆場建設規模、地點、麵積,總平麵布置,倉貯工藝流程、設備選型和數量。
8.林產品加工、綜合利
(1)規劃的林產品加工項目、產品種類、產品數量;
(2)林產品加工基地建設規模、生產工藝、機械設備選型及數量,
9.多種經營
(1)規劃的主要項目,產品種類,資源和原料來源;
(2)經營期內各種生產基地、加工廠建設規模,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
(3)產品生產工藝和技術措施。12.場部工區建設和附厲工程現狀及規劃設計原則;%場部及工區布局規劃,房建數量、種類和投資;
(4)機修、供電、給排水、通訊等附屬工程規劃的數量、裏程、主要設施和設備的投資。
10.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
場部機構設置和管理層次,管理人員和各工種生產工人定員及安排,場部和各直屬單位、工區人員安排。
11.生產建設經費和生產成本概算
(1)生產建設&費概算
1)生產建設經費概算依據、原則:
2)森林經營、伐區生產、交通運輸、林產品加工、綜合利用、多種經營、場部工區建設及附屑工程等項目生產建設經費概算;
3)生產建設經費的來源及分析。
(2)生產成本概算
1)木材生產成本、營林作業成本及其它主要產品成本概算的依據;2)成本的分折、比較。
12.效益分析
(1)本經營期工農業總產值、利潤、稅收增長水平的分析評價;經營效益分折;
(2)以森林資源調查的基本圖為依據,用規劃圖。
(3)森林資源發展趨勢,森林生態效益的分析評價。
二、規劃表格
1.森林資源核查彙總表;
2.森林經營類型表及各森林經營類型設計統計表;
3.森林采伐和木材產量設計統計表;
4.更新造林、速生豐產林、撫育間伐、林分改造、種苗和森林防護設計統計表;
5.主伐伐區生產工藝類型設計統計表;
6.林區道路及木材倉堆場規劃統計表;
7.場部、工區建設及附屬工程規劃統計表;
8.主要設備清單;
9.生產建設經費概算表;
10.主要產品成本概算表;
11.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稅收概算表;
12.生產建設資金平衡慨訂農;
13.森林經營設計圖。
(1)按各森林經營類型注記著色,落實到小班,森林經營類型設計圖色標。
(2)標明現有和規劃防火設施、苗圃等;
(3)標明現有林區道路和規劃道路,
14.伐區生產規劃圖
(1)經營期內的伐區按年度著不同的顏色,如玫瑰紅、淺綠、天藍、淺灰、淺黃等色;
(2)標明現有林區道路和經營期內規劃新建或改建的道路;標明現有及規劃的工區、木材倉貯堆場、木材加工廠等;
(3)標明現有及規劃的水電站、輸電和通訊線路等。
有困難的林場森林經營設計圖中森林經營類型不著色,隻在圖上注明森林經營類型號。對現已有經營類型同時又有規劃類型號的用分數表示,分子表示規劃經營類型號,分母表示現有經營類型號,荒山造林、疏林地造林的。分別在規劃經營類型號前麵加英文字母;在伐區生產規劃圖上,隻對經營期內安排的伐區範圍進行著色,不分年度,伐區安排依采伐順序編號1,2,3,……。
四、附件
1.有關文件:地(市)、縣補充規定;
2.森林資源調查報告及統計表;
3.基本情況調查統計表;
4.專業調查報告及附圖;
5.采伐量計算過程、方案對比與論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