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非人隱歸何處
微微的這個心願,已經在心中有了幾十年了,那就是去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
微微將心願告訴市裏的兩位主要領導,領導們也很理解她。特批了她半年尋親假。
微微請了假之後,不聲不響,與自己的父親作好商量,一定要下決心去找回自己的母親,找回令父親孤獨了幾十年的妻子。
這是微微的心願,何嚐又不是父親的心願呢?
父親山子聽女兒這麼一說,藏在心底裏幾十年的願望,被女兒翻了出來,忍不住老淚縱橫。父親終於對女兒說出了心裏話:
“女兒呀,你能這樣理解爸爸,爸爸這一生什麼遺憾都沒有了,在我有生之年,隻要能見你媽一麵,我就心滿意足了。爸爸為了你的成長、事業、家庭,什麼都放棄了,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放不下你的母親,為了你不受影響,隻好將你母親藏在了心中最深的地方,今天被你提到了桌麵上來,努力去了卻父親的心願,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就按你的設想去做吧!爸爸想事沒有你周全,見識也沒有你寬廣,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隻要能找到你母親,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哪怕是搭上我這條老命也在所不惜。”
微微聽父親這麼一說,感動得止不住眼淚橫流,想想父親養育她的不易,想想父親為了她,辛辛苦苦幾十年,從沒有半句怨言,從沒有提及過想再婚,從沒有提及過要去尋找母親,心中的情感一直都壓在心底,沒有在自己麵前流露過半點痕跡。她此時才真正感覺到了父愛的偉大,感覺到了這座愛山的力量!想想自己,與父親相比太自私了,作為女兒太不稱職了,從沒有好好地孝敬過父親,從沒有認真體會過父親的感受,從沒有移位想過父親的艱辛,特別是當自己正為結婚成家的事著急的時候,也沒有想過父親幾十年的單身生活的艱難。今天雖然已經作出了決定去尋找母親,卻也是站在自己了卻心願的角度去請假的。想起這些,就覺得自己虧欠父親的太多太多,愧對自己的老父親。好在了卻自己心願的同時,也是了卻父親的心願,所以這次尋找母親的擔子一定要勇敢地挑起來,下決心將母親找到,哪怕是母親不在人世了,也要將她的屍骨找回,但願母親還健在,還平安地活著!
隨著偉大祖國的發展變化,通訊與交通都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微微這次尋親,能坐上直達四川的火車了。微微根據父親提供的線索,反映的情形,推測要去尋找的地方,再在地圖上查找出相應的站點。為了讓父親在路途感到舒適一點,特意買了兩張臥鋪票。
父親山子還從未坐過火車,感覺就好象坐在屋裏一般。
一路上,父親的生活起居,都由微微安排服侍,微微想盡盡自己對父親的孝道。無奈山子因為一生勤勞慣了,也閑不住,特別是女兒的細心照顧,還使他有些不適應,在火車上爭著要做些事情,到了站點,有些旅客上下,行李重了拿不過來的,山子就主動去幫助別人。
微微見父親這樣閑不住,也不反對,任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也樂意幫幫別人。同坐一節車廂的旅客,都對這父女倆刮目相看,敬佩有加。
微微與父親在車上沒事時就興衝衝地暢談著,設想著,猜測著。
微微想著母親的樣子,反複搜尋著童年時期的記憶。
山子也在回憶著妻子的模樣,推測見到後會是什麼樣子。
列車很快到了四川境內,到了微微認為應該下車的地方。
可是,微微與父親下了車,卻不知道該往哪兒走。這裏的一切完全不同於父親山子記憶中的情形。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寬了起來,樓房高了起來,道路多了起來,馬路油光發亮,一切都不同於埋藏在頭腦中的當年景象。
山子從記憶中反複去搜索,卻怎麼也搜索不出一件建築或地域山貌,能夠成為可以辨別的標誌。
微微從未來過這個地方,更是不知從何找起。
怎麼辦呢?山子茫然了,微微也茫然了。
呆楞了一會兒,微微隻好用一些提示性的問話,來幫助父親搜尋塵封了多年的記憶。
她問父親是否還記得要去的地方名稱,什麼縣什麼鄉村或什麼公社什麼大隊,或者什麼屋場,是否記得去的地方是什麼山形線路,經過的地方有什麼標誌性建築,等等。
山子雖然也根據微微的提示,從記憶中搜尋了一些殘存的印象,卻說了一些在微微看來並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微微因為自己對這個地方又一無所知,父親說不出具體的地方名稱,其它的什麼轉彎抹角上嶺下坡的東西,聽起來就像雲裏霧裏一般。
微微也有些心慌了,山子更是手足無措。
此時,太陽已經下山,肚子也開始了抗擊饑餓的戰鬥。
微微決定與父親先找個旅社住下,弄點晚餐吃了再作計較。於是便在車站附近找個一個歇腳的地方,安頓好之後,吃了碗麵條,就與父親再到車站前的廣場上去散散步。
微微在想,車站裏人來人往,多多向人去打聽打聽,或許碰巧遇上母親家鄉的人,也未可知。微微還想了,要問就問上了一些年紀的人,他們對原來的地方有印象些,同時也將母親王幾子的名字說出來,看能否僥幸有人知道。
可是,微微與山子連續問了幾十個人,卻沒有一人能說出相近的點來,至於問母親的名字,大家都說沒聽到過。絕大多數人回答的都是三個字“不知道”。
微微又想,這樣問下去也不是個事,簡直是大海撈針一般。到哪個飯館或茶座,找些人將母親與姥姥、姥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或許有人聽說過這樣的故事,知道故事發生的地點也未可知。
於是,微微又與父親走走看看到了幾家茶房、飯館。父女倆選擇了一家顧客較多的餐館坐了下來,要了一點飲料,便找了一個大爺打聽起消息來,那大爺也是個善良的人,很有耐心地聽著微微與父親的講述,周圍的人也聚攏來了不少,可是大家都是來聽故事的,卻不知道幾十年前的故事對於說者的現實價值。
有人就問:“這故事發生在哪裏呀?”
山子說:“不知道。”
微微說:“就是因為不知道地方才要找這個地方啊。”
“不知道地方怎麼找啊?!”
顧客聽完了故事,便一哄而散。那老大爺很同情他們父女倆,卻也無力幫忙。
他們倆又來到一個茶座,點了兩杯綠茶。微微觀察著周圍的人群,看到認為有可能知道情況的人就去打聽,卻仍然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