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1 / 2)

第二章取名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趙小子的出生在老趙家是個大事兒,因為這是唯一一個父母都是高中學曆文化人的兒子。他爹趙胡子也是老趙家同輩裏唯一一個高中生,因為是家裏最小的男孩,兄姐都讓著他慣著他。趙小子的命沒他爹的好,因為他生下來的時候已經家道中落,等他長個四五歲上學的時候,學費基本都靠借。而趙胡子的童年過得是相當爽,那時候他是名符其實的富三代。

說到這兒,就得提趙能了。趙能是富二代,趙能的爹是地主成分,家裏輝煌的時候有上萬隻羊,還開了酒坊,釀的是白酒。白酒在天氣苦寒的黑龍江來說,幾乎是禦寒的必需品,不光男人能喝,女人的酒量更不能小覷。所以,老趙家的酒坊生意很火,十裏八鄉都知道這麼個酒坊。可惜,趕上了共產黨打下了天下,同時也高了均土地、分財富。趙能享福享慣了,沒吃過什麼苦,但也沒被慣壞,性格軟弱,用現下的英文來形容他的性子就是“followheart”翻譯過來就是“從心”,按照古代的寫法就一個字“慫”。

生產隊吃大鍋飯的時候,吃不飽,趙能家裏三男兩女,一大家子的口糧怎麼弄啊。為了吃飽鋌而走險,去集體的地裏偷。趙能卻不同意,最後實在餓得沒招了,才答應,但是他隻同意把風,真正動手的是他媳婦,在這慫貨的影響下,三個兒子性格跟他看起來不太一樣,骨子裏卻一個模樣,就是外麵是隻羊,家裏頭非裝狼,專門搞窩裏橫,朝老婆撒氣打老婆,這也是傳統。

趙家當年地主時代攢下來的家底都充公了,趙能也是又慫又窮的普通生產隊隊員,那為啥趙胡子童年能過得那麼幸福呢。這就得算是人家命裏帶來的,一個是生得晚,苦日子都在前頭,二個是最小的,家裏人都慣著,三是這小子油嘴滑舌的,會哄人,嘴甜的孩子招人疼。改革開放後,老趙家又從操就業,養羊和開酒坊。養羊多的時候,也有數百隻。偏偏趙小子命不好,他老娘不喜歡吃羊肉,他也就娘胎裏沒得著這羊的便宜。重新開的酒坊規模較之前小得太多了,規模不到十分之一。因為,人們吃飽肚子都成問題,多餘出來釀酒的糧食不多。二個,趙家人虛榮愛麵子講情分,抹不開麵兒,加上東北人愛賒賬,沒開兩年新酒坊就黃了。賒出去的賬要不回來,爺幾個也都是海量。4個人每噸就得十斤八斤白酒地喝,還一天兩頓。根本就沒個生意人該有的品德,全都一幅幅敗家子的樣子,最主要的還是大家長趙能太慫了,頂不起這個家。

趙胡子娶的這個媳婦隋唐算是撿了大便宜了,外來媳婦,雖說人漂亮,文化水平高,腦子也夠用,但是生性要強獨立。所以趙胡子娶這媳婦基本算白撿,一分彩禮錢沒花,像樣的定情物都沒有,就稀裏糊塗地把婚結了。以至於新婚當晚,隋唐是被趙胡子尿濕的褥子給濕醒的。醒來之後,她第一個念頭是“怎麼跟個小子睡在一起”。緩過神來之後,隋唐就後悔了,但為時已晚。兩個人開始了三天大吵天天小吵的婚姻生活,總鬧騰著要離婚。不過,這婚始終沒離成,至少在法律上,直到趙胡子死了,他們的婚姻才在實亡多年之後名也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