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為何沒有格林童話? (1)(1 / 3)

第一節

《葉限》姑娘

格林童話的名聲實在是太響亮了,即便是在這個令人目不暇接的網絡時代,即便是處於像《哈利·波特》這樣的魔幻小說呈現給孩子們閱讀乃至視覺盛宴的當下,一提起《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紅帽》等這些格林童話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5年,《安徒生童話的中國闡釋》的著者李紅葉做了有關中國讀者如何閱讀童話的問卷調查,雖然該項調查針對的是《安徒生童話》在中國的閱讀狀況,但是調查結果也證明了格林童話在我國兒童閱讀中的不可逾越的地位。

她的考察對象不僅有6到12歲的兒童,還有“少年”、“青年初期”、成年的大學生、為人父母的家長等,共近3000人。考察結果表明,“中國孩子的童話閱讀尤其是9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無非格林、安徒生…… 而最普及的、植入腦海中印象最深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小紅帽》等貝洛、格林兄弟收集的民間童話竟至於勝過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醜小鴨》;但安徒生的名氣卻遠在貝洛與格林兄弟之上,因而在各個年齡層,都有人以為《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小紅帽》為安徒生的作品”A,這足以【A李紅葉《安徒生童話的中國闡釋》,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年,第443-444頁。】說明格林童話故事在中國讀者群中的普及程度。而西方學者則甚至將格林童話比喻成“家庭裏的聖經”,是人手必備之書。

根據來自德國格林童話研究專家們的統計,格林童話自問世兩百年來,已經被翻譯成16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流傳之廣、讀者之多恐怕沒有幾本書能望其項背!作為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格林童話以它經久不衰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讀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遺產委員會則直接讚譽《格林童話》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的劃時代彙編作品”。乃至於2005年6月17日,遺產委員會更是在中國的麗江宣布將現藏於德國卡塞爾格林兄弟博物館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的最早版本,正式列入“世界文獻遺產”,也就是“人類記憶項目”。

我們在向這來自德國的格林童話投去豔羨的目光,在仰視格林童話頭上那種種光環時,似乎若有所思;我們徜徉在格林童話那黑幽幽的大森林中,追逐著那雙亮晶晶的水晶鞋,我們的童心被渲染到極致,幻想被插上了翅膀,滿心愉悅的我們飛上了雲端,驀然回首,這雙晶瑩剔透的鞋子以及它美麗的主人卻似曾相識……我國著名民間文學家劉守華在《中國民間童話概說》“灰姑娘故事”一節裏提到,《灰姑娘》這個因格林童話而聞名遐邇的故事其實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被人們稱為“灰姑娘”故事,在我國各個民族中間也發現了各種版本的“灰姑娘”故事。而更為“有趣的是我國唐代作家段成式所撰《酉陽雜俎》中的《葉限》,所記的就是這個故事”A。

據有關資料記載,段成式生活在公元800多年,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是其撰寫的筆記體小說集《酉陽雜俎》。《酉陽雜俎》這個書名據說有個典故:酉陽,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相傳山下有石穴,中藏書千卷。秦時有人避亂隱居學習於此。梁元帝為湘東王時,鎮荊州,好聚書,賦有“訪酉陽之逸典”語。《新唐書·段成式傳》稱段成式“博學強記﹐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與酉陽逸典相比。其書內容又廣泛駁雜,故以《酉陽雜俎》為名。

《酉陽雜俎》前集20卷共30篇,續集10卷共6篇。整部著作內容繁雜,有“自然現象、文籍典故、社會民情、地產資源、草木蟲草、方技醫藥、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產交流”等,可謂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極具史料價值。比如續集中有《寺塔記》2卷,詳述長安諸佛寺的建築、壁畫等情況,保存【A劉守華《中國民間童話概說》,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93頁。】 了許多珍貴史料,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葉限》故事就出現在《酉陽雜俎》的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