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藥(一)(1 / 1)

第一節 中樞鎮靜催眠藥

苯巴比妥

【其他名稱】苯巴比妥鈉、魯米那、苯巴比通。

【性狀】白色有光澤的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在常溫中穩定。溶於乙醇、乙醚,略溶於氯仿,極微溶於水,飽和水溶液呈酸性反應,溶於氫氧化鈉或碳酸鈉溶液中。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為長效巴比妥類藥,能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對突觸後的作用。

【不良反應】常見有困倦、嗜睡、頭暈、精神不振、較輕的宿醉症狀,常在清晨出現;另常見有興奮、不安、譫妄,和某些飲用乙醇的反應類似;少見有皮豸、皮炎、紅斑、剝脫性皮炎、藥熱等過敏反應;偶見有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粒砠缺乏、高鐵血紅蛋白、淋巴細胞增多。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性、依賴性和中毒,停藥後可出現撤藥綜合征。嚴重過量可出現皮膚水泡,甚至呼雙胃衰竭;慢性長期服用可產生耐藥性和藥物依賴性。即使短期服用,其戒斷症狀也很嚴重,如失眠、不安等。

【禁忌證】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肝硬化者禁用。患間歇性卟啉症者禁用。支氣管哮喘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應用本品後可出現蕁麻疹、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哮喘,甚至可發生剝脫性皮炎,故有過敏史者禁用。巴比妥類藥能透過胎盤屏障,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應用,可能引起新生兒的呼吸抑製。在妊娠期間長期用藥,可引起依賴性及致新生兒的撤藥綜合征;同時本品能分泌至乳汁,因此哺乳期婦女應用可引起嬰兒的中樞神經係統抑製,故哺乳和妊娠期婦女慎用。

【注意事項】乙醇可增強苯巴比妥的中樞抑製作用,用藥期間應避免飲酒。水溶液呈堿性不穩定,放置於室溫可緩慢分解,配製後宜盡快應用。

【解救藥與措施】用藥過量可見於3種情況:①自殺;②應用過量、誤服或重服;③濫用。本品用於助眠時成人量為60~100,若應用5~10倍催眠量時,可引起中度中毒;10~15倍時,為重度中毒;15~20倍時則可嚴重中毒而危及生命。中度中毒時近似醉酒,嚴重中毒時則昏迷不醒。當血漿藥物濃度高於0.08時即有生命危險。急性中毒的表現為昏睡、呼吸淺表、通氣量減弱,最後呼吸衰竭而死。此時應立即排毒,洗胃或催吐,但不宜使用興奮劑。藥物中毒時的急救措施:①洗胃、導瀉:口服未超過36者,可用大量溫生理鹽水或0.05%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洗畢,再以10~15%硫酸鈉導瀉;②堿化尿液、利尿:給碳酸氫鈉或乳酸鈉注射液以堿化尿液,減少在腎小管中的重吸收,加速藥物的排泄。亦可用甘露醇注射液和利尿劑以增加尿量,促進藥物排除;③保證呼吸道通暢:因呼吸抑製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時,可促進藥物進入中樞,加重中毒反應,因此保證呼吸道通暢尤為重要,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或插管,吸氧或人工呼吸;④支持療法。

【藥物相互作用】巴比妥類藥可誘導肝微粒體代謝酶而加速其代謝。用藥1~2周即可增加肝微粒體酶的產生而致耐藥性。患有間歇性卟啉症,如同用巴比妥類藥物或其他誘導肝微粒體酶藥物將產生危象。巴比妥類藥與抗凝藥並用,則抗凝藥的代謝將大大增加。乙醇、抗組胺藥、鎮靜、催眠藥可強化巴比妥類的作用;反之巴比妥類藥也能加速其他藥物的代謝,如苯妥英鈉、睾酮、環孢素、洋地黃毒苷、氫化可的鬆、黃體酮、奎尼丁、茶堿、多西環素、對乙酰氨基酚類、氯黴素等,使上述藥品的藥效降低。與鈣通道阻滯劑合用可引起血壓下降;與吩噻嗪類(如氯普噻噸、三氟丙嗪)和四環類抗抑鬱藥合用時可降低抽搐閾值,如與馬普替林合用時,降低抽搐閾值,增加中樞神經的抑製作用。全麻藥、中樞性抑製藥與巴比妥類藥合用時,相互增強效能。與苯妥英鈉、乙內酰脲類藥合用,必須密切控製血藥濃度;與乙琥胺和卡馬西平合用時,由於本藥能引起代謝加快,使後者的血藥濃度降低,半衰期縮短;與丙戊酸鈉合用時,代謝減慢,血藥濃度增高,增強中樞神經抑製,丙戊酸鈉的半衰期縮短,須調整劑量。與酸性藥液配伍可有沉澱析出,與維生素,混合易析出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