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封 將藍圖畫在天空上——高橋石塘·翁氏父子(中) (2)(3 / 3)

此一無價國寶的出土,讓斐文中欣喜若狂。他先是連夜寫信給翁文灝,報告此一人類學上的巨大發現。想想還是太慢,連夜又發一電報:“得一頭骨,極完整,頗似人。”12月6日,斐文中親自捧著頭蓋骨送往地質調查所。

啊!“得一頭骨,極完整,頗似人”,這是多麼令人狂喜不已的詩行,還有什麼比這十個字更能讓一個真正的科學家熱血沸騰呢!翁文灝的激動絕不下於他的弟子,作為一名地質學家,他一直認為亞洲是人類最適合聚集的地方之一。此時他欣然提筆,撰寫了《北京猿人學術上的意義》。那年,翁文灝自己正當華年,年富力強的38歲。

彈指悠悠百年,在紀念翁文灝百年誕辰之際,黃汲清先生著文說:作為地質調查所所長,自始至終,從宏觀上組織領導周口店的發掘、科研工作、調動老中青專家的積極性、團結不同國籍、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長期相處,密切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並為同一目標而努力奮鬥。在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功勞並不在步達生、楊鍾鍵、裴文中之下!然而在一般群眾看來,他隻能算是一位無名英雄。

1929年12月28日,中國地質學會的特別年會在地質調查所舉行,翁文灝向全體與會地質學同仁報告了發現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喜訊。地質調查所隨之聲名遠揚,得到了各方麵的援助,從此走上了事業上一個新起點。

母親,我喜歡翁文灝這樣類型的人,我喜歡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人,我討厭天花亂墮的空空道人。這些年來,見多了巧舌如簧的客裏空者,就更推崇翁文灝這樣的真正的大學者。他的學問做得從不掉書袋,知行合一從來就是他的作派。1927年他聽說哈爾濱有一個穆棱煤礦,堅持去看這個煤礦,由此認識了江浙同鄉孫越崎。孫越崎是著名的愛國主義者,也是中國現代能源工業奠基者之一,更是他翁文灝一生的摯友,當時正出任穆棱煤礦的中方代理人。他接聽電話,告知有個北京地質所的領導要到他的礦上來,電話線路和對話說話的人口齒都不清,孫越崎聽說有一個“汪汪汪”要到礦上來,沒想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翁文灝。孫越崎真是喜不自禁,連忙把他請到家裏吃飯。孫越崎新娶的妻子王儀孟是大家小姐,不會做菜,幸好家裏養了幾隻雞,求人殺了一隻煮了才算有了菜。然後,孫越崎又替翁文灝雇了一頭毛驢,翁文灝跨上驢,高高興興地往山那邊走去。他用了兩天時間,在曠野中實地考察回來,還背了不少礦石標本。之後,翁文灝又為孫越崎的著書《吉林穆棱煤礦記實》寫了序言。

母親,您見過這樣的科學家嗎?一頭毛驢就能讓他高高興興一個人在山上考察兩天,翁文灝有一顆多麼忠厚純潔的君子之心啊!

由於翁文灝對於中國地質學的卓越貢獻,他於1922年和1937年兩次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地質學大會,均被推舉為大會副主席,並先後被選舉為英國倫敦地質學會會員、德國哈勒自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澳大利亞采礦冶金學會會員等榮譽職位。須知,包括翁文灝在內,有200年曆史的倫敦地質學會,至今也隻有過三位中國會員(此處要查核一下)。

人們驚異地發現,“中國地質學如火山噴發般一下子冒出來”。地質學大師黃汲清先生則說:“地質調查所的成績,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科學事業中,確是一顆明珠,是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