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2 / 2)

靜嫻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便安靜的在一旁坐了下來,綠柳見此也不再說話,兩人等了小半時辰,門口便果然傳來了宮人的稟報:“和貴人求見。”

因為前些日子要要故意傳些趙尚衍的動靜讓念琦知道,因此靜嫻最近倒也常常念琦請念琦過來,念琦對此也已習慣,進門後便恭謹的見了禮,瞧了一眼攤在床上的東西,果然笑著開口問道:“娘娘這是在做什麼?”

靜嫻不語的搖了搖了頭,拉著念琦的手行到了榻上一同坐下,麵上帶著回憶和悵然:“你怎的還與我這般客氣?今日我翻了些從前東西,這才恍然發覺你我相識竟也十餘年了,便是今日不同往日,可念琦,以往的事難道你當真一點不記得了?”

念琦瞬間也有些悵然,愣了愣才似乎也有些滄桑的苦笑著:“竟已這麼久了,當日你與我吵嘴的情景,我恍惚間似乎還記得,才剛過了不久一般。”

靜嫻低頭:“是啊,那時你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女,也不像此時……。”

“這時也好得很啊,伴駕天子,錦衣玉食,不知羨煞了多少宮外女子呢。”念琦悠悠笑著,似是自嘲。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咱們過得如何,也隻有自個知道。”靜嫻歎息一聲,又帶著關心看向了念琦:“雖不說,可你我都清楚你此時境遇實在是算不得好,聖上那性子……隻要你還是賀家的人,怕是絕不會真心待你。”

念琦麵無表情:“我自然清楚,此時也隻是指望著有他幾分垂憐,能在宮裏過的好些,”

“這又能持續幾日呢,若是……。”

看著靜嫻眼裏的關心,念琦忽的笑了笑,似是安撫:“不會一直如此的!”

靜嫻仔細看著念琦說這話的樣子,雖像是安慰,神態裏卻透著些堅定與把握,應不止是隨便一說。

雖然沒有完全肯定,但見此靜嫻還是略微放下了些心,這麼看來念琦心裏還是知道他父親正在謀劃的事,既然如此念琦最近的規矩隱忍便應隻是在忍耐等待,而不是當被真磨去了所有的棱角,隻求安然度日。

見此靜嫻也轉了話題,開始有意無意的滿麵懷念說起了床上的東西,這古書是生辰時父親特意送的,已隔了好幾年,鎮紙雖不起眼,卻是拜師禮時夫子給的見麵禮,這翡翠……

念琦帶著些笑容聽著,有時配合的答應一聲,問幾句,直到偶然發現了一角的魚腸劍,才眸光一亮,似乎起了些興趣:“這個呢?”

靜嫻看了一眼,不甚在意:“哦,是把劍,在家裏庫房裏偶然看見的,當時是清樺拿著,進宮時轉送了我,說留個念想。”

在國公府時,念琦就是肆意張揚的性子,不喜四書女戒,偏偏喜歡舞刀弄槍,幼時甚至還纏著長兄學過些膚淺的拳腳,不過大了後便在母親的教訓下不得不放棄了這些,但對刀劍一類心裏卻總還是有些喜愛。因為念琦這時聽了靜嫻的話後,點點頭便又拆開了包裹著劍身的白布條,看清楚的一瞬間也是滿麵讚賞:“好劍!”

“果然是將門之女,能看出好壞。”靜嫻笑著:“你若喜歡便拿去吧,你也知道,我們家裏幾代都是文人,從來不碰這些。”

念琦不置可否的笑笑,似要推辭,靜嫻卻又接著說道:“說起來,這似是聖太祖賞給我齊家先祖的劍,裏麵也有段故事。”

“哦?是什麼?”念琦果然起了些興趣,抬頭問道。

“是聖太祖攻入盛京時,前朝皇族大多以身殉國,獨有位公主求見太祖,說要自薦枕席,太祖見她一弱女子便未曾防備,加上這劍不過手掌大小,貼身藏著搜身都未發覺,剛說幾句話那前朝公主便以此劍行刺,說要為枉死的皇族複仇,不過太祖武藝不凡自是未曾得逞,公主死後,太祖見這劍不錯,斷了可惜,便順手賜給了一旁的太祖父,這才到了我們齊家。”

靜嫻慢悠悠的說罷,接著又感歎般說了一句:“雖說這話不能說,可那位公主也真真算一巾幗了,未報親仇竟連天子都敢行刺,還真是有膽識。”

“是啊。”念琦勉強的笑著,似乎有些愣神的對靜嫻答應了一聲,隨著靜嫻的故事,念琦手裏握著劍柄的手確是越來越緊,幾乎攥的骨節發白,剛剛想說的推辭之語也早已不知不覺中忘了個幹淨。

這時的靜嫻則是慢慢端起了茶盞,一麵默默打量著念琦的神情。高仿魚腸劍的來源是係統,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公主的故事,不過,雖然故事是假的,但確實起到了靜嫻希望的作用,這劍,這故事,都讓在念琦心裏生起了或許以往從未想過的念頭。

而對人來說,有些念頭,一旦起了,就很難消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