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蒼涼後土 (1)(1 / 3)

1餘家灣日

一個普通的山村。黃色的土地,灰色的天空,寧靜而沉寂的田野。

一陣“當當”的鍾聲,突然從村小學方向傳來,接著響起村支書毛玉國(56歲)粗喉大嗓的吆喝聲:“開會囉——開會囉——全體村民同誌們,開會囉!”

聲音在寧靜的原野回響。

幾隻立在水裏打瞌睡的野鴨子驚得怪叫兩聲,飛上了天空。

2中明老漢家日

一座典型的農家小院,整潔、富足、祥和。

堂屋裏,一家人正圍著桌子吃早飯。這些人除中明老漢父子四人外,還有餘家女主人田淑珍(54歲),文忠的老婆盧桂芳(30歲)和7歲的女兒餘小梅,以及獨生女兒文英姑娘(22歲)。

毛玉國的喊聲繼續傳來,文義幾口扒掉碗裏的飯,用手背抹抹嘴,跳下桌就要往外走。

田淑珍:“幹啥去?”

文義:“今天這會,我開去!”

文忠譏諷地:“謔!輪得著你嗎?吃甘蔗還有個大頭小頭,你充啥能幹?”

文英對文義:“聽見沒有,大哥提意見了!有風吹大坡,有事問大哥,今天這會,我看還是大哥去!”

小梅:“不,爺爺去!我們家爺爺說了算!”

盧桂芳撒氣地在小梅屁股上打了一下:“你多啥嘴?都啥時候了,還不快去上學!”

小梅:(跳下桌,過去背起小書包往外走)爺爺再見!奶奶再見!爸爸再見!

文英:咋不喊你媽再見?

盧桂芳:(沒好氣地)她媽死了!

田淑珍:(看了看兒媳,又看了看兒子們)這是咋了?今天我們是咋了?

中明老漢這時重重地放下碗,嚴厲地咳了一聲,起身去屋角拿起長煙杆兒,用手摩挲著鋥亮的銅煙頭,兩眼從兒女們身上掃過。

兒女們立即噤若寒蟬。

文義:(半晌,走到凳子前坐下)爸,我不去開會也行!不過,咱要把話說明白。咱家從85年起,轉包了華祥叔幾戶進城經商的人的土地,這些年,咱們苦做苦磨,汗也流了,虧也吃了,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合同期滿。這第二輪承包,咱們說啥也不能再要那些地了!

餘中明:就這事?

文英:爸,這是大事!

餘中明:我也沒說是小事!文忠,你的意見呢?

文忠:(支吾地)這,這……

盧桂芳急忙在桌下蹬了丈夫一下。

文忠:(急忙改口)對!爸,文義說得對!這些年,咱們是大伯子背兄弟媳婦過河,費力不討好!幹脆把華祥叔他們的地退回去,就隻種自己那份!

餘中明:文富呢,你也說句話!

文富:(為難地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文忠和文義,半晌)咱反正是種地的命,爹你咋拿主張都行,隻是……

他欲言又止。

田淑珍:有啥你就說吧,含含糊糊幹啥?

文富:爸,媽,我和玉秀訂婚已經幾年了,原說今年收了稻子就辦喜事……

田淑珍:辦呀,咋不辦?我和你爹都商量好了,接下來就辦!(停了停)媽比你更著急呢!

文富:可是,要是繼續包那麼多地,接著就要備辦小春化肥、種子、農藥,我們隻有那麼一點錢……

盧桂芳:是呀是呀,一個餅子隻有那麼一塊,經不住分的。

文忠:二弟是真正的老兒童了!

餘中明:(站起來,生氣地用銅煙鍋頭戳著地)嚷啥?你們把爹當成啥人了?啊?老子是白吃幹飯的?老子過的橋比你們走的路多,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該怎麼辦,我心裏就沒數?非要你們瞎嚷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