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張道陵七試趙升 (1)(2 / 3)

約莫更深,忽聽得一陣狂風,白虎神早到。一見真人,便來攫取。隻見真人口、耳、眼、鼻中,都放出紅光,罩定了白虎神,此乃是仙丹之力。白虎神大驚,忙問:“汝何人也?”真人曰:“吾奉上帝之命,管攝四海五嶽諸神,命我分形查勘。汝何方孽畜,敢在此虐害生靈?罪業深重,天誅難免!”白虎神方欲抗辨,隻見前後左右都是一般真人,紅光遍體,唬得白虎神眼縫也開不得,叩頭求哀。原來白虎神是金神,自從五丁開道,鑿破蜀山,金氣發泄,變為白虎,每每出現,生災作耗。土人立廟,許以歲時祭享,方得安息。真人煉過金丹,養就真火,金怕火克,自然製伏。當下真人與他立誓:不許生事害民。白虎神受戒而去。

次日侵晨,眾鄉民到廟,看見真人端然不動,駭問其由。真人備言如此如此,今後更不妄害民命,有損無益。眾鄉人拜求名姓,真人曰:“我乃鶴鳴山張道陵也。”說罷,飄然而去。眾鄉民在白虎廟前,另創前殿三間,供養張真人像,從此革了人祭之事。

那時廣漢青石山中,有大蛇為害,晝吐毒霧,行人中毒便死。真人又去剿除了那毒蛇,山中之人,方敢晝行。

順帝漢安元年,正月十五夜,真人在鶴鳴山精舍獨坐,忽聞隱隱天樂之聲,從東而來,鑾佩珊珊漸近。真人出中庭瞻望,忽見東方一片紫雲,雲中有素車一乘,冉冉而下。車中端坐一神人,容若冰玉,神光照人,不可正視。車前站立一人,就是前番在豫章郡所遇的繡衣童子。童子謂真人曰:“汝休驚怖,此乃太上老君也。”真人慌忙禮拜。老君曰:“近蜀中有眾鬼魔王,枉暴生民,深可痛惜。子其為我治之,以福生靈,則子之功德無量,而名錄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秘錄》、三清眾經九百三十卷,符錄丹灶秘訣七十二卷,雌雄劍二口,都功印一枚,又囑道:“與子刻期,千日之後,會於閬苑。”真人叩頭領訖,老君升雲而去。

真人從此日味秘文,按法遵修。聞知益州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動億萬數,周行人間,暴殺萬民,枉夭無數。真人奉老君誥命,佩《盟威秘錄》,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經,立十絕靈幡,周匝法席,鳴鍾叩磬,布下龍虎神兵,欲擒鬼帥。鬼帥乃驅率眾鬼,挾兵刃矢石,來害真人。真人將左手豎起一指,那指頭變成一大朵蓮花,千葉扶疏,兵矢皆不能入。眾鬼又持火千餘炬來,欲行燒害。真人把袖一拂,其火即返燒眾鬼。眾鬼乃遙謂真人曰:“吾師自住鶴鳴山中,何為來侵奪我居處?”真人曰:“汝等殘害眾生,罪通於天。吾奉太上老君之命,是以來伐汝。汝若知罪,速避西方不毛之地,勿複行病人間,可保無事。如仍前作業,即行誅戮,不留餘種。”鬼帥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