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活在人們心中的蕭紅(2 / 2)

萬字的《蕭紅評傳》。不幸在文革中被紅衛兵小將抄家抄走了。文革後他根據殘存的資料,寫出了三萬字左右的《蕭紅傳略》。1979年發表在《文學評論叢刊》第四輯上。這在當時的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今天,我們紀念蕭紅誕辰一百周年,懷念前輩學人所做的重視資料的研究、積累工作。這本《百年誕辰憶蕭紅》,是踏著前人的腳步做的一點研究蕭紅的實事。

凡真正做學問搞研究的人,是十分懂得資料工作的重要意義的。因為資料是寫作論文的資本,是文化理論工作者的財富。所謂曆史就是靠無數的事實和資料累積起來的。研究蕭紅著名的學者季紅真女士,在完成《蕭紅傳》寫作後,又編選了一本《蕭蕭落紅》的書,把她在寫作《蕭紅傳》時搜集到的有關回憶蕭紅的文章,集中起來,編成另一本回憶蕭紅的資料專著,納入陳漱渝先生“漫憶女作家叢書”

出版。陳先生為該書作序,充分肯定了這類書所收諸篇,提供作者的親曆、親聞、親見的回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一項基本建設。”但是,因為這類回憶文章,有許多是由作者寫本人,或他人寫的。任何回憶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回憶錄個人立場、觀點、情感和接觸範圍的局限,甚至出現有隱惡揚善,自我吹噓等不同程度的主觀色彩。所以他認為“對待回憶錄應所取的態度是八個字,‘不可不看,不可盡信’。”

但本書所選編記述蕭紅的回憶錄不同於一般。它不是蕭紅自己寫自己,是與蕭紅生前有著親密接觸,或者是蕭紅的朋友、親人,他們了解蕭紅的生活、經曆和心情,同情她、熱愛她。在蕭紅逝世後,思念她,懷念她。用寫回憶錄的方式,表達他們對蕭紅的尊重、痛惜、敬仰之情。

蕭紅的身世遭遇和她在文學上的成就,無疑是一首美麗動入,而又十分淒婉的史詩。她的寫作天才是超等的,如果假以相當年月,必然有很大成就,這是大家公認的,可惜死時隻有31歲。後人通過閱讀她的作品了解她。她生前在魯迅的幫助下,結識了許多左翼作家朋友。這些由著名作家撰寫的回憶錄,不僅篇篇都是優秀的散文,

而且從這些文章的字裏行間,從一些具體細微末節的描寫上,品讀了蕭紅的音容笑貌和精神生活的痛苦、哀怨,以及她的人品、人格、行為舉止等。

本書的編選,吸收了《懷念蕭紅》與《蕭蕭落紅》兩書的重要文章,

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變”、“紀念”三輯,同時,還首次將懷念,悼念蕭紅的詩詞選入回憶錄中。在涉及蕭紅、

蕭軍、端木婚變回憶錄的選擇上,保留各種不同說法,立此存照。蕭紅生前說:“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可她身後的讀者、朋友都用生動美麗的語言去描繪她、想象他,她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何人繪得蕭紅影,望斷青天一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