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楓在第四個石包旁邊采了棵藥草,觀察了一下。這石包才一人多高,前後左右也沒有一個大點的洞口,根本不可能有人在裏麵居住。看來應該是藏了什麼東西。楊楓到石包上坐了下來。邊作歇息的樣子邊仔細在這石包上尋找。石包圓圓鼓鼓的,表麵散布著一道道寬窄不一的縫隙,一些不高的雜草紮根其中,隨風擺動。楊楓搜索了小半個時辰,忽然心中一動,石丘的南側下部有一個由三條拇指粗的彎曲縫隙組成的不規則圭形,一個角向上,兩個向下,其中那個更尖銳些的下角指向了石包底部的一塊石頭。楊楓走近這塊石頭。這塊石頭好像原本和石包是一體的,後來斷裂下來,石頭的一角還探在石包下麵。楊楓左右觀察了一下,用力抱著石頭往後拖了一下,然後蹲下探頭往石包底部的那個凹洞看去。凹洞裏有些小石子,楊楓拿出背簍中的寶劍。為了采藥時便於隨身攜帶,楊楓這次出來時帶的是那把小號寶劍。用寶劍把石子都扒拉出來,露出裏麵紅乎乎的一個東西,捅了捅,硬邦邦的,但聽著好象中空,似乎是個匣子之類的東西。又用寶劍扒拉了一會兒,把那個東西弄了出來,果然是個長一尺、寬半尺的銅匣,上麵紅鏽斑斑。楊楓心中大喜,看來東西還在。楊楓手腳並用地把石頭恢複原位,帶著銅匣鑽進了旁邊的樹林裏。
樹林裏,楊楓搬來塊大石頭抵住銅匣,自己站到對麵的樹身後,探出手中長劍,微微轉動手腕,把劍尖一點點地磨進匣身的橫縫中。等到整個劍頭都伸進去了,楊楓猛地一轉手腕,“哢吧”一聲銅匣被撬開了。過了一會兒,楊楓見並沒有飛箭、毒物噴出,起身走過去。銅匣中上麵放了一張折疊的紙,下麵卷放了一本書。楊楓都大略察看了一下,那張紙是一封信,寫給取得銅匣的有緣人;那本書的封皮上題著“厚土訣”三字,裏麵好像是功法,這就是傳說中的仙術吧,楊楓激動地心“噗通噗通”狂跳。把信和書放到懷裏,又裏裏外外察看了一下銅匣,覺得匣上再沒隱藏什麼了,就在原地挖了個坑把銅匣埋了。隨後躥入密叢,施展起斂息功法,找了個地方隱藏了起來。
下午申時前後,楊楓在莽中城西門外路邊的一個大樹下坐著歇息,寶劍綁在背後,背簍放在一邊。那本《厚土訣》果然是仙術,那封信裏講述了作者在一次行醫時碰到了一個能治療絕症的仙人,他獻給了仙人兩株自己得到的藥草,請求仙人幫自己成仙,仙人按了他的頭頂一會兒說他沒有靈根,修不了仙,他不信,伏地哀求不已;仙人安慰他說人世間有靈根之人萬中無一,不要沮喪,他還是不住的哀求;仙人最終扔給他這本《厚土訣》後,飄然離去。他過度興奮之下,不小心把這事告訴了住在附近的哥哥,結果當晚哥哥設計謀害他,被他僥幸發現並逃脫。所以信寫到這裏時作者重複告誡有緣人,仙術雖好,但絕對也是禍根,需嚴加保密,至親之人也不可告知。信中接著寫到自己按照書中所寫,修煉了五年,一點反應也沒有,這才相信自己真沒有那什麼靈根,便徹底斷了修仙的念頭。最後將書藏於五丘石下,並在自己的醫書《半生遊》中留下了線索。楊楓在山穀中把信看了好幾遍,都能背下來了。又在信紙上塗抹了水和血,都沒反應,覺得信紙上沒藏什麼秘密,就把信紙毀去。
接著楊楓又翻看了那本《厚土訣》,前麵部分是一種類似內功的功法,共記錄了四層境界的修煉方法;後麵記錄了五種法術:靈目術、火彈術、禦風術、土牆術和馭物術。這些法術都需要所謂的“靈力”才能施展,修為到第一層時可施展靈目術,二層時可施展火彈術和禦風術,三層時可施展土牆術,達到四層時修煉者就會增加一種能力——神識,這時才可以施展馭物術。看到這裏,楊楓覺得這仙術好像和傳說中的仙術差距很大,不是修煉之後就直接能上天入地、翻雲覆雨的仙術,而是和武功有些相似的功法,也是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慢慢提升。
在看到那封信以前,楊楓還曾猶豫如果得到了仙術,還回不回百草穀,畢竟能長命百歲的誘惑太大了,還是及早修煉得好;看了信之後,楊楓決定還是先回百草穀。因為自己沒有靈根的可能性太大了,如果自己真的沒有那什麼靈根,離開百草穀可就浪費了自己大好的學醫前程;如果自己真有靈根,那也隻是晚幾年成仙而已,而且希望還極其渺茫。
把《厚土訣》藏到懷裏,看看正午了,楊楓又吃了個饅頭,出了山穀,到了城西後,找了這棵樹,坐下歇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