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狩獵(1 / 2)

叢林之中。

莫風和元華兩人一前一後的行走著。隨著莫風對寸拳的精熟。已經能夠協調全身的他,現在距離內勁隻差對力頓悟的臨門一腳。日常對練雖依然有效,但是進度太慢。於是元華便帶著莫風四處狩獵,讓莫風通過戰鬥中緊張的氣氛和精神的集中來帶動莫風對自己身體的熟練使用。

其實對內勁的使用,說難他難,說容易也容易。首先就是要全身協調能力趨於完美。這代表著自身意誌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和感知都到了一定地步。和單純的鍛煉身體強壯不同。這是在身體韌性,活性,反應力,強健度的綜合提升。

簡單舉個例子。像美國拳王,就是走著主要強化身體的道路。雖然也有很實用搏擊技巧,但是這些技巧全是都靠經年累月的鍛煉或打鬥,來熟練深入骨髓。在戰鬥時,身體的反應速度是高於思維的反應速度的。

而武是意身力的結合。以意來馭身讓身體能夠隨心所欲,中國的招式變化上可以說領先世界很多的。而使用力對身體的打熬不像外國隻是單純的使之提升肌肉骨骼密度強度。更向是一種基因細胞微調,雖然外形看不出什麼。但是提升的卻是綜合性上的,潛力更大。

因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循環,單純提升肌肉骨骼,總會有承受極限的時候。一個人的身體平均素質越高,那麼他單純提升肌肉和骨骼的極限也越大這個也是無可置疑的。

在身體的研究上,那些追求自然的道家人士無疑走在了世界最先驅。他們沒有被眼前的力量迷惑了雙眼,而是追求極致完美的道路。被加上的限製的道路是他們根本不屑追求的。

或許現在的莫風在爆發力的極限上不如那些拳王。但等莫風修得內勁以後,那些拳王就都是菜了。

不過此時莫風並不理會這些,他仍然在仔細的感知著自己身體的每一絲變化。無論是行走,奔跑,都細細的感受著力的來源。他的精神也隨著專注而漫漫滲透到身體內部深處。

而元華的表情則有些慎重。因為這些日子裏叢林中活躍的野獸越來越多了。不像以前可以肆意的遊弋補獵。當然元華並不知道,之所以之前野獸稀少是因為莫風那場所見大戰的緣故。如今快有一些日子過去,野獸繁衍,恢複了許多。

兩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小山洞幾十公裏外的一處小河。在那裏兩人可以量力而行的去選擇合適獸類狩獵。若是在這叢林中蒙頭亂撞,遇上什麼恐怖的野獸那就不妙了。

兩人的運氣還算不錯,一路毫無驚險的來到了小河處。在這片叢林裏,棵棵高大原始樹木成了最好的藏身所。畢竟會在樹上棲息的野獸可不多。

視野的開闊使得小河麵上的視野一覽無餘。兩人來的稍微早了些。叢林中的野獸亦是大多都隨著太陽升起而出動。隻有在近正午的時候,野獸們才會因為一上午的活動來這飲水。當然,這自叢林深處流出,蜿蜒不知多長的河流,想要守株待兔似的遇上合適的目標那也要不小的運氣。

爬在樹梢上的莫風安靜的等待著獵物的出現,也不忘體悟自身一動一靜。元華曾經教導過莫風。無論是什麼修行都得時刻保持平常心,要用心去看去讀這個世界。在常人眼裏難耐的寂寞,卻是修行中最好的體悟時機。道家的一切成果,都是在天,地,己中體悟而來。保持平常心,才能讓一個人不虛度光陰,不放過任何經曆感受。一個人的修行才會有無限的延伸和成果。

莫風不修道,卻不妨礙運用道家的精華來促進自身成長。仇恨隻是最終的目標和信念。心情卻是可調節的處世之方。

太陽越攀越高,空氣也愈發的燥熱。汗滴帶來的皮膚上的麻氧,也給極癡於體悟中的莫風些須異樣的感受。就像眼前的小河,流淌而過,沒有絲毫波瀾,卻也留下了存在的痕跡。

腳下和小河對麵的叢林之中已經有了一些動靜。不時的有小動物賊頭賊腦的隻探出一個腦袋觀察情況。在沒發現危險以後,才小心翼翼的挪到小河邊輕輕的飲起河水。

不過對於太過弱小的動物莫風和元華興趣都不大。這些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的動物警惕性太高,廢氣把力抓住也沒有什麼鍛煉效果。

所以當一頭體長兩米的蒼狼出現的時候,莫風和元華紛紛精神一震,結束了體悟的狀態,全神貫注的盯著這頭頗為健碩的蒼狼。

此時還不是下去狩獵的最好時機。這條小河來往野獸太過頻繁。需要跟隨獵物遠離河流區域以後,才能下手。在這危機重重的叢林之中是半點大意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