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依密計洪錦退奸賊?慶回朝諸臣見聖君(2 / 2)

劉彪逃至後麵,向劉瑾訴明一切。劉瑾聞報,十分著急,暗想:“李廣這廝前在蘇州,巡撫曾上表章,奏保平定蒲家寨有功,請旨封他官職。是孤家一想,若他等一入朝,我等有許多不便,因此將他表章按下未入奏。豈知今日這廝領兵到此,破孤好事,令人痛恨。但是他黨羽甚多,料難抵敵,又兼他有先見之明,孤料河南之舉亦不能如願。若被他捉獲,必正國法,不如退兵,再作計議。”主意已定,遂傳令鳴金收兵。各兵聞金鳴,紛紛退下。忽見鄂虎、刁龍催馬如飛而至,口呼:“千歲,後宮門有無數雄兵,為首三員大將攔阻去路,戰了數合,未分勝負。忽聞鳴金,故而退回。”劉瑾聞言,率領兵將,如風卷殘雲,竟奔西門逃脫出了。西門劉瑾傳令,眾兵全行散去,改換民裝,逃命去罷。他卻與劉彪、史洪基、花球、刁龍、鄂虎、漢玉、楊珍、張千斤、李八百並心腹家丁等眾,忙上大船,率同家眷,連夜開往僻處。大家一商議,中華斷難久居,不如投奔紅毛國。說該國國王興兵大鬧中華,奪取大明天下,以泄今朝之恨。大家樂從,遂竟投紅毛國去了。按下不表。

且言洪錦、駱照、傅璧芳、左龍、左虎、木林六人見各奸賊不戰自退,六人也就會在一處。那把守午門各官,見他六人殺退賊兵,即刻飛報大內,一麵開了午門,將洪錦六人放入,暫在朝房歇息,候代政君王傳旨諭話。

再表玉清王與太後、王妃,正在上宮筵宴,共敘天倫之樂,忽見內監奏道:“正德皇帝在河南被永順王所弑,永順王發兵奪取江山,現已兵臨午門,請旨定度。”太後與玉清王暨王妃等眾,一聞此奏,驚魂千裏,麵如土色,齊聲哭罵:“永順王,你是天潢一派,應該共保大明江山,為何竟作亂臣賊子,大逆不道之事?”正在哭罵不休,又見內監麵帶喜容,跪奏太後:“王爺、娘娘得知,不曉從何處來了一支救兵,將賊兵殺退,救兵現在午門候旨。”玉清王聞言,轉悲為喜,遂向太後奏道:“母後請自寬心,兒臣須得升殿,細問明白。”太後準奏。玉清王出大內,升坐寶殿,傳旨宣召解圍將士,殿前麵奏一切。黃門官傳下旨去,洪錦等六人入朝,俯伏金階,山呼已畢。玉清王賜六人平身,問了六個人姓名,遂又問解圍之事。洪錦等遂將劉瑾、史洪基、花球三人如何設計,如何遣書,永順王誆君觀燈欲弑君,劉瑾要暗奪寶位,現在河南已有兵將救駕各節,細奏一遍。玉清王聞奏大怒,立刻傳旨抄拿劉瑾等三人,以正國法。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