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山尋仙(1 / 3)

第一章朱儁尋仙

朱儁聞到一陣蘭花的幽香,或者說是蘭花的幽香讓朱儁從慌亂中清醒過來。於之俱來的還有刺眼的陽光,朱儁迅速的觀察了一下身處的環境,並感覺了一下身體,又摸了一下腰間的配劍,配劍仍在。

“蒼天保佑啊,天佑!”朱儁在完成一係列的感知、檢查之後,明白過來自己是多麼的幸運。

就是在剛才不久,山林中出現一隻大虎,像牛犢子一樣大小,毛色斑斕,優雅的站在山道一邊,雙眼睜的像銅鈴。老虎不知道是怎麼出現的,朱儁隻感覺一陣冷颼颼的山風之後,他看到了山道一端居高臨下的猛虎。

虎視眈眈,朱儁知道老虎的瞳仁一旦擴張,就是撲食的一瞬。如果是率領著一隊遊騎,或者持有強弩,朱儁相信可以放手一搏。在這狹窄的山道,兩邊是低矮的灌木,突然與虎不期而遇。朱儁定下一個應對方法,那就是“躲”,幾乎在這個念頭出現的一瞬間,就側身一倒滾下了山坡。

朱儁聽到身後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吼叫,他覺得眼前一暗,風雲變色。滾下坡之後,拔腿慌亂狂奔。

直到朱儁沒有聽到猛虎的咆哮,聞到蘭花特有的幽香之後,他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地方。在不遠處有一條淙淙流淌的小溪,水底的卵石曆曆可數,而剛才聞到的幽香就是溪邊的春蘭所散發的**。

朱儁用手掬了一捧水,先是洗了一下自己的臉,因為他來到小溪之畔時,在溪邊的水窪裏,看到自己滿臉的黑泥和綠色的草汁。作為一個十八歲俊男子,朱儁一向很滿意自己的臉蛋,而平時的衣著也基本是白袍一身,外罩一件皮甲。想到縣中美少女含情如秋水的目光,以及縣令夫人樊姑親自送他一襲白袍的禮遇,朱儁的嘴角向上彎起了一個優雅的弧度,但朱儁沒有笑,僅僅是笑意的蕩漾而已,就如眼前的溪水一般清洌純淨。

朱儁確認自己是在一個山穀的底部,雖然兩邊樹林茂密,幾乎遮蓋住了溪流,但朱儁相信:隻要沿著溪流的方向,就能走出這個深穀。

朱儁透過樹枝看了看頭上的天空,是藍色。他觀察到日光在樹林間的投影是直射的,而如今剛好節氣夏到剛過。“是中午,一定要在日落前回到鄉裏。”朱儁告訴自己。

朱儁嚼了幾口幹糧,喝了幾口溪水,就開始沿著溪流的方向前進。

雖然朱儁長身玉立,麵如璞玉,舉止溫文而雅,人人都說是君子儒生,但朱儁卻喜歡腰佩長劍,而且喜歡談兵論戰。朱儁父親早亡,在母親的撫養下,朱儁漸漸長成少年。母子相依為命,感情也深厚,所以朱儁很孝順,也最聽母親的話。朱村有族裏的私塾,請了一位淳於先生來做教授,據說淳於先生有高才,一些外鄉的少年都由各自的父母帶著來借讀求學。

但朱儁並不喜歡讀書,而是喜歡與一幫鄉裏的“遊俠兒”結伴玩耍,還是在母親涕淚俱下的勸說下,少年朱儁終於良心發現,跟從淳於先生學習。讓朱儁大出所望,欣喜若狂的是:淳於先生居然因材施教,不僅僅教授《禮記》、《大學》、《中庸》,而且還講兵家權謀之學,並指導朱儁練習劍法。

一年之後,淳於先生不辭而別。但在前一天卻專門煥來朱儁,叮囑要精進修習,勤學苦練。朱村的族長從東麵的餘姚請來了一位姓莊的先生,朱儁牢記淳於先生的教誨,勤練擊劍與讀書。

轉眼又是春秋幾度,十六歲冠禮之後,莊先生給朱儁取了表字:公偉。莊先生修書一封給上虞縣令劉綱,其中頗有溢美之詞,舉薦朱儁為鄉裏出力,劉縣令任命朱儁為上虞東鄉“遊徼”。“遊徼”主要是負責一鄉的治安捕盜。

朱儁出生寒門,但朱氏家族卻以經商發家成為上虞縣內的大姓,朱姓族長也眾望所寄,是上虞東鄉的“三老”。朱姓子弟可以免費修文習武,其中表現優秀的俊才,則委以重任,朱儁就是其一。十七歲的“遊徼”,是不是太“嫩”?而老族長卻力排眾議,也向縣令劉綱舉薦。

而事實證明,朱儁幹“遊徼”很出色,一幫東鄉的少年“遊俠”跟朱儁同氣相應,同聲相求,一起牽黃擎蒼,走犬逐兔。但東鄉的治安卻一天好過一天,盜賊被肅清,南山裏下來交易的“山越”也不敢強買強賣。於是鄉人都交口稱讚朱儁為“儁才”,這個好名氣傳到縣令劉綱的耳中,而會稽太守劉寵居然也知道了,數次要征召朱儁到郡裏。但朱儁以老母在家不遠遊的理由而推辭,但更是博得了寒門孝義的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