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道玄本來同,誰言二者不相通。
醫道修至冥合處,方悟雲煙即真空。
“無量天尊,小哥,貧道這裏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正當雲清劃船劃得不亦樂乎渾身冒汗時,老道又重開金口,再度說話。
“難道這道士竟是還不死心,想要誆騙俺剩下的十幾文錢不成?”一聽道士說話,少年登時警覺起來,“唔,就算他今番說的天花亂墜,俺也當他胡扯就是!”
打定主意後,少年便滿臉堆笑頗是恭敬的說道:“道長這是說啥話,您是羅浮羽士,有什麼話但說無妨,俺一定好好聽著。”
“既然如此,那貧道就老著臉皮問小哥一句,不知……不知……”說到此處,老道臉色連連變幻,口中也是有些囁嚅,但最後終究還是問了出來:“貧道雖是修道之士,但對於相麵之術卻還是略知一二,依貧道看來,小哥你性情平和,神清目燦,更兼根骨頗佳,很是符我道家清靜自然之意,不知可願入我羅浮上清宮,做名道士?”
道士這番話真是始料未及,一時間少年竟是不知如何作答才好,而那道士以為張雲清心中不願,又連忙說道:“要是小哥真有此意,貧道倒是願為引薦,小哥有所不知,我羅浮上清宮自魏晉以來,便為那天下道門之首,更有那張醒言神君留得諸多妙法,令不知有多少人人得窺天道,白日升天,小哥你可知道,成仙了道,有何好處?”不待雲清回答,道士便已自顧自地說了下去:“成仙者,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室,行則逍遙天清,這些好處,小哥你說喜不喜人!”說罷,嘴角帶笑,兩眼炯炯的看著雲清,顯然對自己剛才這番言語很是滿意。
卻不料雲清仍是麵不改色,隻是微微點頭,緩緩說道:“不瞞道爺你說,這個俺卻是曉得。小子還知道,成仙者,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侵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振海而不能驚。這番快活話兒,俺早就在書上看過了。隻是徒俺卻不想做啥道士。”
“這是為何?做個道士那有多好……”見雲清頗是無意,老道好意勸道,眼見又要展開一番滔滔不絕的說辭。
見狀,少年忙不迭的截住老道的話頭:“道爺你有所不知,俺自幼在這長大,也見了不少朝天觀道爺,依俺看來,所謂的作法驅邪,也就是裝神弄鬼,雖然有時也有些羨慕他們來錢甚易,但如實說來,真是全無好感!”
"話說起來,俺倒是願意做個大夫,日後若是能行的話,便開個藥鋪,救人濟世,報人平安,豈不勝過那些修道百倍?道長,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小哥此言差矣!”猛不防這位道士竟是整出這麼一句,倒是讓少年吃了一驚,“小哥你有所不知,貧道所在的羅浮上清宮,端的是以除魔衛道為己任,以造福蒼生為目的,和你所說的那些神棍真是大不相同!”
“再者說了,小哥你要當大夫濟世救人,更不如做名道士妥當!”話音方落,便引來張雲清的一句疑問:“道長何出此言?”
“小哥,你有所不知,自古以來,那岐黃之術與貧道所習道術其實便未曾分家,小哥你可曾看過黃帝內經,你可知所做此書的黃帝與岐伯等人,其實本是仙家。而那精通岐黃的仙家,更是數不勝數,先不論《黃帝內經》,單說那那葛洪葛天師,著《肘後備急方》便不知救了多少人性命!”
“藥王孫思邈,著有《千金方》傳世,不知累下多少功德,得以成仙了道,世間修道之士,精通醫道者更是不計其數,便是我那羅浮上清宮,在天一閣內所藏醫書藥典,也端的是浩如煙海!小哥要是入我上清,還愁學不好醫術麼?”這一番很是有些長的話由這道士講出,竟是如同行雲流水般自然而然,全不見半分凝滯,這份口才可真是了得!
“聽道長說來,那醫道竟本是相通的麼?俺常聽人講,修道是效法自然,難道這人身和那自然竟也是相通的麼?”被道士雲山霧海的那麼一繞,少年有些暈暈乎乎,竟然問出這麼一句不知所謂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