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仙緣(1 / 3)

當天上的太陽升起,

星月黯淡;

當人間的太陽升起,

群星璀璨。

美好隻是一瞬,

永恒的是無奈與追尋。

閬原大陸西部群山起伏,地勢險峻,人跡罕至。東部地勢平坦,多為平原丘陵地形,人煙稠密,為大陸的繁華地帶。

在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分布著十數個國家。西南的古嵩國曆史最為悠久,農業、商業發達,文化璀璨,百姓富庶,數千年獨領大陸風騷。不過幾百年來,隨著東北的烏素國崛起,逐漸形成雙雄相據的局麵。近幾十年來,烏素國勢更是蒸蒸日上,日益顯出咄咄逼人之勢。而古嵩卻頗顯老態,雖繁華富庶仍冠於大陸,但麵對烏素的進逼勢頭,倒常有疲於應付之感。

話說古嵩國西南慶懷府裏有一富庶人家,主人姓杜,名林豐,這一年不過一十九歲。父母頭一年上雙雙相繼過世,留下偌大一份家業交由這年輕人打點。杜老爺子一輩子辛苦經營,年過四旬方始得此一子,夫婦倆愛逾掌珠,大小事情一應由兩口子操辦,見不得兒子吃上一分半分辛苦,隻是督促兒子埋頭苦讀,將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因而這杜林豐除了一味鑽書本外,卻是胸無城府,談不上什麼見識。父母相繼亡故,少年人難免傷痛,平日裏大小事情都由父母做主,失去靠山後,一時間手足失措,茫然不知所措。

時間是最好的治療藥劑。再痛苦的悲傷在時間的洗拭下,傷痕也會漸漸淡去。何況少年人的心性最為蓬勃不過,再深的創傷也能恢複過來。隨著時間一點點逝去,杜林豐的喪親之痛漸行漸遠,終於淡得隻剩薄薄一抹影子。影子雖然淡薄,卻再難以擦拭。偶爾仰望星空,看見劃天而過的流星,杜林豐難免傷感——人生真如這流星般短暫嗎?

沒了父母督促,衣食不愁,杜林豐讀書博取功名的心越跳越遲緩,漸漸再也難得動上一動,每日裏雖仍手不釋卷,不過多是些神仙誌怪類的獵奇而已。

古嵩國千年前仙跡頻顯,各類經史筆記之中常有記載。傳說一千年前仙人大量飛升,自那以後,仙蹤再也難覓。不過民間求仙問道之風仍然興盛,符籙長生之術也多有傳承。杜林豐心傷父母之逝,讀多了歎春悲秋的文字,常感傷於人生短暫,生命易逝,因而格外專注於神仙長生的記載,但凡能夠收集到的書籍,千方百計搜羅到手,各種神仙修煉之術更是熟稔於胸,看得多了,免不得沉迷到求仙問道中去了。隔三岔五的,杜林豐就要到集市上走上一轉,淘得一堆神仙之書,於仙人之道更多一分向往和熟識。

這一日,聽說集市上又來了不少仙學論著,杜林豐自然早早趕去,埋頭閱讀挑選半日,這才心滿意足,帶著厚厚一摞書離開書鋪。

日頭已至頭頂,正是用午飯的時辰。埋頭於仙人著作之中,杜林豐頭也不抬信步走入一家體麵飯館,抬眼瞥見一張空桌,隨即落座,吩咐小二來幾樣拿手小炒,接著捧卷研讀。

飯館中麵向大門處,桌旁早已坐有一人,桌上雖隻一杯清茶,卻已枯坐良久。見杜林豐衣飾華貴,埋頭苦讀,桌上一摞書,不外乎什麼《仙府稽考》、《原仙之道》、《仙侶奇緣》之類,那人不禁心下喜歡,暗道一聲:“妙哉,這一頓可有著落了。”狠咽一口唾沫,隨即曼聲吟道:

“神仙大道何處尋,寂寞空山聽花語。”

沉浸於縹緲意境中,猛可聽到這空靈之聲,杜林豐心頭猛地一震:“不料市井之中能有如此脫塵之語。”不禁端坐,暗暗體會語句中幽深之意。

那人見杜林豐絲毫反應也無,心裏怪道:“如何不靈,待再來試上一試。”接著朗聲道:

“朝傳長生道,夕飲蓬萊翁。逝水歲月遙,臥聽千歲鍾。”

聽到此句,杜林豐心裏一震,暗自揣測遇到高人了——興許,就是書中常提到的神仙機緣。仙緣可遇不可求,今日得遇,斷然不能錯過。他當即起身朝話語來處看去,隻見窗邊朝門處座上一人,一襲長衫勉強辨得出青色,須發全白但滿麵紅光,皮膚光潔,隻眼角處微微有些皺紋,舉手投足盡顯仙風道骨,神仙之姿撲麵襲來。

杜林豐疾步趨前,拱手抱拳道:“學生今日有幸得遇高人,先生能否賞光,同飲一杯薄酒?”那人心頭一鬆,展顏微微一笑:“相逢就是有緣。公子既然不嫌山人粗陋,就隻好叨擾一二了。”林豐聞言大喜,拿過自己書籍,與那人坐於一桌,喚過小二,拿手菜肴盡管送上,吩咐完畢,對那人道:“還不知先生尊號如何稱呼?”那人謙道:“山野之人,哪來什麼尊號,幾個相熟道友平素裏以葛鮮仁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