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莊觀中,淩逸軒講道一千年後,便對眾人說道:“吾就講這麼多,能懂多少就看你等造化。”便邀請女媧伏羲去蓬萊島了。”
女媧一來到蓬萊島就東逛逛,西逛逛。然後就對淩逸軒說:“逸軒大哥,我和哥哥住在這裏好不還。”說著,雙眼就像冒著星星一樣看著淩逸軒。淩逸軒當然會答應,就算是女媧沒說,淩逸軒也會叫女媧住在蓬萊島的。
···················
距上次講道已過萬年,紫霄宮再開,聖人講道,眾人都不敢怠慢,隻要是有資格的全部都向三十三天而去,以期聞得大道,讓自己修為更進一步。
當淩逸軒三人到得紫霄宮時,已有不少人先到了,與眾人打過招呼,三人就各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或修煉或閉目養神。片刻,眾人陸續趕來,紫霄宮一下子熱鬧了不少,淩逸軒微微感應一番,發現現在眾仙大羅金仙巔峰。隻有那些身具大機緣大氣運的人才到了準聖,至於亞聖隻有女媧一人了。
這時,鴻鈞道祖自虛空中悄然出現在小高台上,與淩逸軒互相見禮。此時,眾人覺得鴻鈞與淩逸軒顯得虛無縹緲,讓人一眼看去感覺隻有古樸,幾乎和大殿容為一體,沒有一絲的壓迫感,可是卻仍然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壓力。
“爾等坐好,聽我講道。”鴻鈞見眾人來了,便開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鴻鈞大道,確實玄妙無比。無上道法從鴻鈞口出吐出,仿佛神音穿腦,一絲不漏的刻進了眾仙的心裏。此次鴻鈞所講皆是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之道,非有大緣法、有靈姓、有大毅力、大功德者不得其法門。這一次鴻鈞講道雖不如上一次細致,但是廣泛了許多,道法三千,旁門無數皆有涉及,很多地方仍晦澀難懂。鴻鈞講道之間,眾人皆有所明,畢竟能來紫宵宮聽道就很不簡單,而且學得了混元法門,雖然並不意味著就能成聖,但這也讓許多達到瓶頸無法突破的人,終於發現了新的努力方向,紛紛突破到新的境界。
這次鴻鈞講了一千八百年才停講,眾人見鴻鈞停下不講,疑惑不解。隻聽到鴻鈞說道:“開天辟地後,我得造化神器,成就這鴻鈞大道。天道之下,卻是須講道三次,教化眾生,此次之後,還有一次即將圓滿,下次開講混元道果,定在萬年之後,爾等此時有何疑問,為師可解答。”
帝俊一聽,上前問道:“老師,何為混元道果?混元之後,是聖人否?”
“此事現在不提,萬年之後再議。”
老子問道:“老師,證道可有法門?”老子剛一問完,下麵之人一下屏住呼吸,齊齊地盯著鴻鈞。這可是大家來聽道的最終目的啊。
隻見鴻鈞微微沉吟一下,說道:“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但歸納起來莫過於三條。鴻鈞沒有理會眾人吃人的眼神,慢慢的道:“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歸納起來有三:其一,以力證道,以自身的無上法力強行打破天道的控製,成就混元。天道之下,此法最為艱難,但成聖之後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