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文學第一天才少年戲劇處女作出版上市!”
“第五十屆華夏中學生文學大賽第一名得主新書上市!”
“我們廣東行省第一文學少年戲劇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出版發行!”
“火爆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實體書正式銷售!”
六月初,廣東行省的文學出版市場,因為蘇文的加入,忽然就興起了波瀾。
誰也沒有想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實體書會這麼快就上市了,在他們的印象裏,這個戲劇好像公演也才二十天不到,出版作品怎麼就出現在市場上了呢?
包括蘇文,他也疑惑不解。
李秀穎特意打電話給蘇文解釋說道:“不用奇怪,自從與你簽訂合作協議之後,我們一邊進行排演的工作,一邊又進行出版的工作。”
蘇文笑了一下:“沒想到李總對我的作品這麼有信心!”
這話其實錯了,以帝國的文化行業的行情,一部作品其他渠道說難以運營外,出版這最基本的發行渠道,還是可以做的。
那時候就算蘇文不出名,以戲劇創作大賽第八名的名頭做宣傳噱頭,也能賣出一些作品,就看首印多少冊而已。
不過清新文化公司手腳還是真的很快,從簽訂協議到現在,也不過一個多月,書籍出版從定稿到校勘,再到印刷與裝訂,都極耗時間。一個月就上市,簡直可以說是神速了。
現在看來,李秀穎賭對了!
首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演出成功了,在廣東行省大為火爆,特別是隨著白洛妃這個行省戲劇花旦在各個市區的巡演進行得如火如荼,這一戲劇作品的名氣傳遍了千家萬戶,凡是關注戲劇的人都聽過這作品的名字。
演出與出版市場都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互相促進。如今劇院演出火爆,可以預見出版行情也是一個非常高的預估。而且與演出需要劇院這個基礎不同,書籍的銷售,更為普遍與廣大。
雖然說沒有幾家公司能把渠道鋪到全國各地,但是隻要肯下工夫,與書店或者報亭合作,一本書的銷售,肯定不會局限於一省之地。
其次,蘇文的名氣,與一個多月前相比,大大提高,簡直可以說是直線上升。一個中學生文學大賽全國第一的名頭,就可以有很多炒作的地方了;何況最近他還有三篇文章同時發表在《華夏文學》月刊上,引起了絕大的轟動。
綜合兩種原因,李秀穎利用這個時機宣布《羅密歐與朱麗葉》實體書的上市,正是時候。而且因為時機大好,她讓印刷廠把本來首印三十萬冊的數量,一下子提升到一百萬冊。
一百萬!
蘇文聽到這個首印數據的時候,吃了一驚,因為在他的前世,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一般的文化公司,一本書能賣個十萬冊以上,都叫暢銷書了;如果能有幾十萬的銷量,那就叫大賣。
一百萬是什麼概念?
超級大賣!超級暢銷書!
可惜,在現在的華夏帝國,一百萬冊的銷量,隻是一個入門的成績罷了,幾乎連及格不上。
別的不說,連魯國書與季曉琳那種年少成名的文學天才,經過幾年的積累,如今出版一本書,都可以賣出一百多萬冊來。
之前就說過了,這裏是文人的天堂,也是文化產業的天堂!
不說全國,就是在廣東這種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行省,像謝坤這類名氣享譽全國的大劇作家,他的作品,單單在廣東行省都能賣出兩三百萬冊,相當於二十個人就買一本。
華夏帝國五十行省單位,雖然說有不少地方人口與經濟、文化都比廣東行省差太多,但是全國加起來,一本書不賣出一千萬冊以上,都不敢叫暢銷。
謝坤為何敢說是南方劇作家的代表,那是因為他銷量過人,出版一部作品,隻要水平與質量跟得上,隨著影視與演出的效應,基本上都能賣兩三千萬冊。
據說,他那賴以成名的劇作《華夏女兒》,那麼多年積累下來,已經賣出了超過五千萬冊的銷量!
五千萬!
這隻是一部作品的銷量。
這還不算稀奇的,因為華夏帝國除了本國外,亞洲其他地方都是他的文化勢力範圍,在華夏帝國能大賣的作品,在其他地方往往也能有很好的市場。
也就是說,謝坤這一作品,在世界範圍內來說,銷量肯定遠遠超過五千萬冊了。
謝坤也由此成為億萬富翁,說他是一個大文豪,並不為過。
在謝坤的上麵,還有比他更厲害的文豪……因為戲劇天然就具備劇院演出與影視的優勢,所以,也許別的頂級作家收入方麵不如他這種大劇作家,但是,以出版市場的銷量來說,還有比謝坤強得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