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綽號“蘇三篇”的由來(1 / 2)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遊。

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願與子同仇。

……

這是蘇文用來應對舟不平手要與他一生黑的小詩,直接命名為《白楊讚》。

原文照抄矛盾的《題白楊圖》。

這詩據說是他對自己散文《白楊禮讚》最好的說明。在蘇文看來,這詩無論是立意還是遣詞,都比那課本上的《白楊禮讚》要強多了。

後者除了更多象征更多文學修辭方法的運用外,真要讀起來,卻沒有這首詩那麼有感覺。

別人蘇文不知道,至少他是這麼認為的,因此,對這首小詩,他印象深刻。

同樣是寫白楊,短短四十個字,卻所有的形象都寫出來了。

挺如長矛,葉葉團結,枝爭上遊,丹青風骨,全都無比準確。

蘇文用他它來反駁舟不平,用意卻頗為腹黑,你不是說要與我一生黑嗎,那我也與你同仇!

隻不過,我是白楊的的形象,有可標丹青的風骨,我與它同伴,一起與你同仇。而你呢,則是那種高大粗壯隻能用來做東西的楠枋一樣,我是羞與你為伍的!

蘇文自誇為白楊,還把它描寫得舉世無雙,是正麵的形象。而與它同仇的卻是舟不平那種人!

也就是說,蘇文自誇的同時,還打擊了人家舟不平。

同樣都說與對方不善罷甘休,舟不平隻能非常認慫地說“從此與你一生黑”,蘇文卻以白楊為讚,說自己“丹青標風骨,願與之同仇”。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難怪舟不平看了之後要暈過去,得進醫院搶救才緩得過來,實在是蘇文欺人太甚,仗著自己的才華就欺負他這個老前輩,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特別是網絡上那些留言,更是把舟不平打擊得夠嗆:

“舟老師,人家的《白楊讚》才是真正的與人宣誓同仇的高明文筆呀,你那兩句實在是太慫太窩囊了!我同情你!”

“舟不平這毒舌除了嘴巴會放毒液外,其實內裏是沒有什麼才華本事的,連罵人的話都寫不過人家一個中學生,還好意思做節目批評別人?吃翔去吧!”

“舟不平,你的形象毀了!《白楊讚》雖然說不上很經典,卻也很有特色,其中描寫的風骨,非常動人。而你舟不平卻是與人家相對的,你還好意思在節目上批評人家,我看你還是早點退休吧,別出來忽悠人了!”

“舟不平,千萬別暈過去了,以後與蘇文作對,記得買些救心丸在身上!”

“……”

這些一麵倒支持蘇文批評他的話,才是舟不平暈過去的最主要原因。

無論如何,他昏迷進醫院的消息還是傳了出去,從此,江湖上蘇文惡名昭著了……之前舟不平質疑他,他通過三篇文章把對方寫暈過去。

現在,舟不平抨擊他,他還是通過三首詩詞回應對方,又把舟不平搞暈過去。

這種功力,何等驚人。

這種手段,又何等駭人。

從此,蘇文就有了“蘇三篇”的稱號,一旦提起這個名號,那些想與他徹底放對的人都要仔細考慮清楚,免得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蘇文不好惹,這是文藝批評界的傳言,而且有舟不平做活生生的例子,很快就成為大家心目中的一種禁忌。

蘇文又拿出一首可以稱道的詩文,方承世徹底坐不住了,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蘇文,劈頭就說:“蘇文,你太不夠意思了!你多久沒有給我們晚報寫稿了?如果你說寫不出來,我無話可說。但是你看你這幾天,白白把三首詩詞浪費在微博上,就為了與舟不平的罵戰!”

蘇文現在最怕方承世催稿,這家夥催稿像要催命一樣,充分發揮牛皮糖的作用。這不,才幾天功夫,又來要稿子了。

深吸一口氣,蘇文說道:“方老師,人家欺負到我頭上,我不能不應戰呀!”

“那你也不能奢侈到用三首詩詞呀!”方承世最不忿的就是這個了,“你看人家舟不平,與你爭論,都是口水話。你倒好,直接用上詩詞了!有你這樣搞的麼!”

蘇文訕笑:“一時靈感嘛!”

方承世更氣:“我讓你寫稿子給我,你就說沒有靈感。與別人爭論,靈感就爆發了?”

“沒爆發,靈感就是這樣的東西,時有時無。”

方承世怒了:“你非要氣我是不是!”

“不敢,不敢。”

“我不管!”方承世直接提出條件了,“趕緊給我三五篇文章,詩詞也好,散文小說都不要緊,給我寫出來就行。我們晚報的讀者已經對我們很有意見了,說為什麼都看不到蘇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