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番外之蘇門:此生有欠(3 / 3)

這其中不知有多少忠於蘇門的老人,不知有多少世代為蘇門效力的舊部,好的壞的,隻要反對,她一刀斬盡,絕不留情。

用喪心病狂的魔頭來形容她,都不足為過。

大隋的那位帝君絕不會知,他得到的蘇門是經過了怎樣的鮮血洗禮,也不會知為了使蘇門與大隋的細作相融,蘇門經曆了怎樣的劇痛,那是蘇門有史以來最為黑暗的時刻,暗無天日。

好像,門主也不在乎大隋帝君是知或不知,她隻是要達成一個她想要的局麵,並且她做到了。

她從來沒有做不到的事,自她掌蘇門以外,蘇門幾無敗跡。

幾無敗跡不是沒有敗跡,最大的敗跡大概是堂堂蘇門門主,沒有收到有人做局要殺她的風聲。

她死得挺讓人意外的,那樣一個魔頭,就像是永不會輸,永不會死一樣。

但好像她自己早就預料過結局,所以她的死訊在蘇門中傳開以後,立刻有人接手了蘇門,而且是門人最討厭的大隋走狗,一個叫清伯的老頭。

清伯倒沒有蘇於嫿那麼殘暴,當時有人想趁門主的死起事,將蘇門再次獨立出來,還以自由,清伯……清伯隻是“友好地”給我們下了毒。

不會讓人死,隻會讓人生不如死那種。

去他媽的。

門主吉祥。

啊,對了,說了半天好像你還不知道我是誰。

我是無名之輩。

副門主蘇遊前去刺燕之時,有個人在長寧城宮門外跟他說過兩句話,本想替他去執行這任務,但他執意不肯,那就是我。

後來的副門主也是我。

第一個同意蘇門投靠朝庭的人還是我。

你問為什麼同意?

我就當是假裝相信蘇遊的那個故事吧,誰讓蘇遊救過我呢?

他死心塌地地要對門主言聽計從,我就當是完成他副門主的遺誌好了。

主要是……門主手段太殘暴,跟她對著幹,沒一個落得好結果的,我不怕死,卻也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太平歲月裏蘇門用處已不大,跑跑腿傳傳信,日子過得相安無事,帝皇好像也沒什麼心思要對他的臣子進行監視,我們更像是一群養老的閑人,喝喝茶養養花,有的人覺得這樣挺好,也有的人覺得這樣是消磨鬥誌,早晚淪為被圈養的廢物。

投靠了朝庭的蘇門再也沒有了江湖上的地位,江湖人與廟堂人總是互相看不起對方,雖然我完全不明白他們有什麼資格互相看不起。

縱我心有不甘,但蘇門真的沒落了,認真算起,算是毀在了蘇於嫿手裏吧,有著三百年深厚底蘊的古老傳承,在她手裏毀掉了,誰讓她誌不在蘇門,誌在天下?

為了天下,她連命都舍得,賠進去一個蘇門算什麼?

所以我這位副門主,比不得蘇於嫿和蘇遊做出的事情出彩,我挺平庸的,就幹過兩件值得一提的事。

第一件,蘇遊被掛在長寧城中,鳥獸將其分食,我趁著無人注意的時候悄悄將他安葬了。

第二件,須彌一統之後須彌大帝要廢除奴隸製,我殷切地獻上了盤根錯節的奴隸主名單。

我用這兩件事的功績,向須彌的帝皇換了自由,徹底脫離了蘇門,我還是喜歡以前的蘇門,不喜歡做朝庭的鷹犬,誰的朝庭都不喜歡。

令人很意外的是,帝皇問我,蘇遊葬在哪裏,並將他與蘇於嫿合葬於一處了。

我覺得挺可笑的,蘇於嫿估計……並不樂意吧?

她從始至終好像從未拿正眼瞧過蘇遊,無事從不找蘇遊,蘇遊隻是一隻她用來傳信的鳥,一把殺人的刀罷了。

蘇遊為了她做過多少違背他本意的事,數不勝數,放低過多少次道德底線,難以計數。

我鬥著膽子把這想法說給了帝皇聽,倒不是要解惑,隻是覺得,蘇遊這腦子不好使的人,生前一輩子為蘇於嫿忙生忙死,若是要報她那救命之恩,早就報完了,命都搭進去了,什麼債都還清了。

能不能讓他死後,不再被牽絆著,別他媽到了黃泉路上,還要彎腰為她砍倒幾株曼陀羅,生怕花刺割了他表姐的裙擺,行不行?

還他以自由,行不行?

讓他下輩子做個快快活活,逍遙自在的遊俠兒,行不行?

帝皇說,那是朕的師姐,朕不信,她從未動心。

我不說話,我不信,她會動心。

不過算了,頂多我以後去祭拜的時候,多備一壺酒罷了。

整理完手中事物我準備離開,將我手劄放進鐵箱的時候,看到有人動過蘇於嫿的門主手劄,我以為出了內奸,雖然我要離開蘇門,但容不下蘇門門蛀蟲。

驚訝之下連忙翻開看,一張夾在“刺燕”日誌那頁的小紙條掉了出來。

這紙條明顯是後來有人放進去的,上麵是蘇於嫿的筆跡,寫了四個小字。

此生有欠。

……

我差點沒忍住想哭。

去他媽的。

再見蘇門。